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责率兵向南攻齐。齐王建昏唐无能,一味听信佞臣,毫无抵抗准备,而佞臣后胜早就接受了秦国的贿赂。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上崩瓦解,齐王建被俘,齐亡,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肖灭六国以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另外,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在乎定天下不久,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 [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朝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西周时期的科学校术取得了不少新成就,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开拓了道路。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数学是其中的一门,可见有关数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周髀算经》开头所举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传说是周公提出的,当然是假托,但在西周时期开始萌芽了这一算法,...[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朝的耕作方式

首先表现在出现了一些比较锐利的农具,当时一些有关农事的诗篇,都是说用比较锋利的耜在“南亩”中开展耕作。这些专用农具都是比较锋利的,当是金属制造的。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铁制农器的使用始于西周是可能的。 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这样,既较省力,动作又快,当是耕作方法的一个进步。 金属农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使开垦荒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诗句,反映了成千上万的人...[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朝简介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迁殷遗民

周人虽然灭了商王朝,但是受周人支配的人口远不如商遗民人口多,为了控制中原的广土众民,周人把一部分殷遗民西迁到了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区,今陕西岐山北的周原旧地及河南成周洛邑附近,就是殷遗民迁居的集中地点。周人将东土殷遗民西迁,削弱了商朝的残余势力,同时也使东土人才为周所用。迁殷遗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迁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启以商政

周公东征后,成王把一部分领土分封给商微子启,让他建立宋国,遵从旧典,管束商臣民,拥戴周王室;又把部分臣服的殷遗贵族迁于成周,让他们仍保留自己的田宅、领土;成王还分给卫康叔殷七族遗民,分给鲁伯禽殷六族遗民。在以上地区,周王对殷遗民「皆启以商政」,继续殷商的法律,尊重殷商的传统,以怀柔政策,图求殷商旧族的合作与归顺。 ...[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

“有田——成” 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史学家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同志所同意。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奔有虞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①,而邑诸纶②,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这里所说的“一成”,当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爵命等级制度

夏代的爵命等级一般说法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因无实据,难以窥其详。商代也有公、侯、伯、子、男,而分为三等。一等为公、侯,他们是商族或亲族,直属于商王朝。二等为伯,是商远方的首领,周族曾为商的西伯,统辖210个小国。三等为子、男,在侯、伯之下,并分别隶属于各侯、伯,也有一些是直属于商王朝的。商代虽有等级之分,但制度并不健全,故王国维考证认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夏后之世,而...[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社会文化的发展

由夏到商,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依据大量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使我们对于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有了饺为详细的了解。 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代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当时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 圃、同、果、树、杏、栗等字,在卜辞中也饺常见,林木蔬果之属的生产也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蚕桑生产在南代有了发展。不仅蛋、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卜...[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华夏之祖

──黄帝的传说 臧 嵘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 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苍劲。 传说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四千迎战三百万

“四千个南方希腊人在这里抗击过三百万波斯军。” 这是希腊著名诗人赛蒙尼提斯为了纪念公元前480年希腊温泉关战役而题写的碑铭。 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和希腊的又一次交锋。 波斯王大流士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洗雪马拉松战败的耻辱。 薛西斯为远征进行了4年准备。他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兵力,据说有500万人。照诗人赛蒙尼提斯的说法,有300万人...[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物理题库 中考历史题库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改革 中考招生简章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中考语文题库 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中考英语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