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军的悲惨命运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军的悲惨命运

秦军最后的日子起于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知的那段历史。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900名征集去戍边的壮丁,因为大雨耽误了行期,按照秦法,误期当斩,于是,他们揭竿而起,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在起义者即将踏进咸阳的时候,奋起抵挡的并不是帝国的正规军,而是一支由囚犯拼凑而成的部队。在秦始皇下葬以后,规模浩大的地下陵墓仍然没有完工,几十万囚犯一直在忙碌善后。刻在这些陶片上的人名,就是他们曾经劳作的见证。 当起义军离秦始皇陵不到10里的时候,即位的秦二世赦免了这些囚犯,命令他们拿起武器,镇压反叛。问题在于,秦军的主力部队在哪儿呢? 秦统一以后,军队有过两次最大的集结。这是广西桂林附近一个叫严关的要塞,50万秦军曾从这里南下,与土著人作战。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司马迁记载,当地的最高长官下令,堵塞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军队严禁北上作战。南部秦军就这样彻底抛弃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大帝国。 秦军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国的北疆。打败了匈奴骑兵以后,30万精锐并没有南撤,而是镇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的行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保卫都城的任务只能托付给那支由囚犯临时组成的... [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军的悲惨命运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朝的邮驿

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时代的开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道路等制度,对我国后代有深远影响。 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 虽然秦王朝仅仅存在15年,但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汉书·贾山传》)。秦朝驰道十分壮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 ,法、术 、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秦朝的法制指导 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令由一统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其二是最高立法 权属于皇帝。 (二)事皆决于法 秦始皇规定以吏为师,事皆决于法。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赵高

秦朝宦官,弄臣。 年轻时因精于狱律法令而被秦始皇留在身边,之后又被提拔为掌管车马的中车府令。 赵高因为教授狱律法令的缘故,受到了胡亥的赏识。后因犯法,被蒙毅定了死罪,幸得秦始皇的宽恕。 始皇三十七年,与秦始皇一同东巡,及秦始皇病死,赵高因手执玉玺而怂恿胡亥称帝,并拉拢李斯为同谋。结果在赐死扶苏、蒙恬等一批忠臣后,把胡亥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赵高大权在手,秦二世变成了他的一个傀儡。当秦末农民起义暴...[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蒙毅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蒙氏三代都是秦国的大将,而蒙毅却是文官,位至上卿。 秦始皇十分信任蒙氏兄弟,常以蒙毅内谋。朝中的大臣都不敢与蒙氏兄弟争宠。 当年赵高还是中车府令的时候,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判赵高死罪,但秦始皇却以赵高为人机敏的原因侥恕了他。此后,赵高便记恨于蒙毅。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到会稽巡游时,在琅邪路上病倒。于是便派蒙毅回咸阳向山川之神祈祷。但去后不久,秦始皇便在...[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尉缭

(?—?)魏国大梁人。姓氏不详,只因曾为秦国国尉(主管军事),后人称其为“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游说家。 传说尉缭曾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隐居山林。后为魏惠王招用。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入秦游说,为秦所用。收买六国高官重臣的外交手段是他所提出来的。嬴政对尉缭的才智十分赏识,甚至在服装饮食等方面,让他和自己享有同等的待遇。然而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并不高,他对嬴政的评价是“蜂准长目、鸷鸟膺...[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吕不韦

(?~前235) 吕不韦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得到此人是“奇货可居”,这样就开始了他的*投机生涯。 吕不韦一方面用金钱帮助异人,为异人安排好生活,另一方面又到秦国游说,为异人争取得到继承王位的资格。当时,秦国在位的是秦孝文王,他的宠妻华阳夫人无子, 吕不韦通过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买通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秦孝文王死后,异人得立,于公元前2...[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李冰

李冰,战国时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任秦国蜀郡守。《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沟洫志》都有李冰在蜀郡守任上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记载。都江堰降伏岷江水旱之患,在成都平原上灌田500余万亩,历经2000多年而不废,四川人民至今受益,灌溉面积有增无减。此工程的规模、布局、设施以及基本技术原理古今无大区别。都江堰水利综合工程,它的规划、设计与建造方法,具有高度的科...[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韩非

(?——前233年) 韩非,韩国公子。他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说,但他思想的基础又以“黄老”学说为主。曾经和李斯一起求学于荀子。韩非有点口吃,所以不善于说话,但善于写作,他的著作有:《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和《内外储》,一共十万多字,共收录在《韩非子》中。 韩非所处的年代是韩国国力日益衰竭的时期,他不忍心看到这种局面,便多次上书表明自己对韩王统治的不满,但韩王根本不听他的劝谏。 韩...[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荆轲

荆轲,原齐国人,本姓“庆”,后来迁徙入卫,改姓“贺”,最后入燕,姓“荆”。 荆轲喜好读书和剑术,但在卫国没有得到任用。他想与盖聂讨论剑术,遭到了拒绝。后来与鲁句践发生争执,被鲁句践喝了两句便逃跑了。 最后荆轲来到了燕国,结识了当地卖狗肉的屠户和击筑的乐人高渐离。终日与他们饮酒作乐,旁若无人。虽然荆轲是个酒鬼,但也有一些文化知识,所以他与当地的处士田光也有一定的交情。 当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便立...[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高渐离

(?—?)音乐家,击筑名家。(筑,弦乐,与古筝、琴相似。用竹击打发声。)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常一起饮酒作乐,击筑和歌。后来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政,行至易水边上,高渐离为荆轲击筑送行。和筑声荆轲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灭六国后,高渐离逃离了燕国国都,流落到宋子(今河北省平乡县),隐姓埋名,在一家酒店里当酒保。但是当他每次听到客人座前的筑声时,都总是驻足倾听,久久不愿离...[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政策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物理试卷 中考考点分布 中考满分作文1500字 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中考查分网 中考物理答案 中考总分 中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