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巢起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巢起义

给唐王朝以毁灭性的打击---黄巢起义 从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浙东起义开始,到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经25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门阀势力和唐未藩镇势力,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唐廷与地方藩镇之间进行了长期集权与分权斗争。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方藩镇争战扰攘。然而,不论是中央政权统治,还是藩镇割据势力统治,同样都很黑暗。地方藩镇与朝廷宦官、大臣相勾结,形成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混乱,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这时的唐王朝已是百孔千疮,凋敝不堪,人民大众煎熬在死亡线上,最终逼得百姓揭竿而起。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这两次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下去,但却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 黄巢起义是发生在875年至884年间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公元873年,唐懿宗死,僖宗立,政治更加黑暗,财政亏空年达300万贯。这一年又逢黄河中下游遭受旱灾,夏季麦收一半,秋季颗粒不收。农民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徭役,赋税仍未减轻,逼得农民无法生... [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巢起义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朱温代唐

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朱温代唐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莫过于唐朝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到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前后近三百年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法律等方面都有了最辉煌的时期。但到了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登基之后,唐王朝也走到了转折时期。前期的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经济展...[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的分裂

唐代中叶藩镇割据的延续与发展----五代十国的分裂 五代十国出现于公元十世纪前期和中期,是唐代中叶后藩镇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过渡。 五代是指中国北方先后出现的五个封建王朝:后梁(907一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这53年中,更换了14个皇帝。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有类北朝时的北魏...[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尽失天险,自毁长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唐朝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更加衰弱,907年,朱温最后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演化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实行的是军阀强权政治。割据一方的藩镇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在时机成熟时,他们就推翻朝廷,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王朝。同时在王朝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内讧,父子相杀、兄弟相杀的事件层出不穷...[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高平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它最终以周世宗大获全胜而告终。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契丹立国

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在北方---契丹立国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全族分为八个部落,各有经选举产生的“大人”(即酋长)。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可汗以旗鼓为权力的标志,一三年一任,期满重选。可汗虽由选举产生,但一般总是某一强大家族的成员,唐代前期是大贺氏,后期转为...[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征服者为被征服者的文明和文化所征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生起义,北方边镇一带反抗逃亡频繁。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豪强的矛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地深入地改革。孝文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赞歌---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魏孝文帝于499年死后,他的后继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引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主要有六镇起义、河北起义以及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固阳东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镇)、抚冥(今四子王镇东南)、柔玄(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境)。是...[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侯景之乱

引狼入室,南朝从此衰落不振--侯景之乱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武帝灭佛

教派与王权的斗争---周武帝灭佛 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我国北方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镇压汉人等各族劳动人民的同时,他们都极力利用佛教和道教,来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因此,佛、道二教在中国北部广泛地传播开来。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末年,仅京城洛阳(今洛阳市东北12公里)就有寺院500多座。神龟元年(518年)时,“寺夺民居,三分且一”。武泰元年(528年...[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河阴之变

加速了北魏王朝的覆灭---河阴之变 北魏末年,统治黑暗,鲜卑门阀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日渐腐化。高阳王无雍有僮仆六千、使女五百,吃顿饭就花费数万。河间王元琛,家中骏马多用银槽喂养,请客所用器皿多为从外国买来的水晶钵、玛瑙碗等珍品,他还曾自负地对家人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北魏政治腐败,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贵族官僚疯狂掠夺土地,广大贫苦百姓破产流亡,无法生活,阶级矛盾严重恶化,各地农民起义...[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作文题目 中考录取查询方式 中考数学答案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中考改革 中考数学真题 中考录取线 中考物理试卷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中考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