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关条约》的签订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关条约》的签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到1895年3月(二十一年二月),历时8个月。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战争。 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其实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但他们找不到办法使日本同意停战。在战争进行了两个月的时候,慈禧太后重新起用她在10年前罢免了的恭亲王奕主持总理衙门,以代替庆亲王。当时有些朝廷大臣因为感到庆亲王贪庸无能,所以坚决主张起用恭亲王。这个富有“洋务”经验的亲王,一上台后,立即同李鸿章一起分别向英国和俄国的驻华公使联络,希望他们再来进行“调停”。英国、俄国各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急于使日本停战。英国这时曾向美、俄、法、德提出由各国共同进行调解的建议。这个建议特别受到美国的反对,英国也就罢手了。 美国之所以反对这建议,因为它的政策就是让日本得到充分的胜利后,由它来独家经理中日间的和议。恭亲王看出了美国同日本关系最为密切,在10月初就经过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呼吁美国政府来调停。田贝和美国驻日本公使谭恩根据美国政府训令开始在中日间做了一些联系传话的活动。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担任天津...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关条约》的签订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台湾军民的抗日之战,从1895年4月20日开始,到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府,历时6个月。他们团结一致,协同抗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哗然,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戊戌变法

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它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死水塘中。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在不动摇封建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义和团运动

是中国农民用鲜血写成的反帝宣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19世纪未,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

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光辉的一页——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 东北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沙皇俄国首先侵入了中国东北。吞并中国东北,是沙俄的既定国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开始,沙俄就把对华作战区划分为两个战场,即京津战场和“满洲”战场。在京津战场,沙俄参与八国联军一道行动,进攻天津和北京;在“满洲”战场,沙俄则排斥其他列强,采取单独军...[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八国联军入侵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国联军入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拼命掠夺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反抗,终于在1900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爱国武装斗争运动,它首先从山东兴起,很快就发展到直隶(今河北)、天津、北京、山西、东北以及全国许多地方。义和团英雄们高举反帝斗争大旗,手...[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1901年9月7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西、荷、比、奥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上签字。1901年是夏历辛丑年,所以最后议定书又称为《辛丑条约》。 早在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以前,慈禧太后为了勾结帝国主义以对付义和团...[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新政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端倪——清末新政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人民革命斗争面前,外国侵略者要求清政府不仅要成为俯首贴耳的奴仆,而且要成为统治中国人民的有力工具。于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改变当时的无能状态。而清朝统治者也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发生动摇,国家机器——政府和军队已不能完全应付当时的局势,财政也成千疮百孔之势。因此,修补国家机器...[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亚洲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由孙中山倡导,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及中国留日学生,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策划长沙起义败露,迫使很多革命志士流亡到日本。他们深感各革命团体的分散活动不利于革命运动的展开。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来到日本,受到各革命团体、革命留学生和爱国华侨的热烈欢...[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花岗起义

一次震动全球的城市起义——黄花岗起义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爆发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的前奏曲——保路运动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增长,收回铁路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早在1903年9月,清政府为了推行“新政”,允谁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工艺、农务等项公司。此后,各省的铁路公司陆续成立,商办铁路开始兴建。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在四川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并于次年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随着各省铁路公...[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中考知识点 中考英语真题 中考家长 中考答案 中考题库 中考化学题库 中考录取查询时间 中考政治题库 中考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