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灭郑夏之战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灭郑夏之战

大唐定鼎的决定一战——灭郑夏之战 大唐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王在刘武周、宋金刚被歼灭时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早已做好了动员准备。按照当时唐郑的军事对比,郑虽然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原本应该会出现比较惨烈的拉锯场面,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竟然纷纷不战而降。七月,张公瑾降;八月,邓州降;九月,田瓒以所部25州降,时德睿以所部7州降;十月,大将张镇周降,郭庆以管州降,魏陆以荥阳降,王要汉以汴州降。才三个月的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了一座孤城。 在隋末各家反王里,手下将领最热衷于投降的就是王世充了,其实,在唐大举进攻之前,王的部下就已经有不少降了唐。下面介绍几个最著名的例子,也许可以说明王世充的人才为什么会迅速流失。秦叔宝、程知节,原为李密部下,李密败后归降王世充,于武德二年闰二月降唐,该二人对王世充的评价是“多诈”二字,程知节更评论王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诅誓,此乃老巫妪耳”,如果下级认为上级的为人好比老巫婆,那当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忠心可言。罗士信,武德二年七月降唐,罗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勇将,王给他的待遇与无名之辈邴元真之流相同;王的侄子看上了罗的坐骑,罗不肯献上,王强夺了罗的马送给...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灭郑夏之战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赵破匈奴之战

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赵破匈奴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骚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后,按边防需要调整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江鏖兵

白江,亦称白江村,系高丽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 在我国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先后分别于大唐和倭奴建立了外交关系。高句丽在秦汉时代是隶属于我汉朝的辽东地方政府,李唐有意将它收复,故它靠拢倭奴(注:即当时的日本);新罗因与倭奴结怨,故和唐王朝亲近;百济与倭奴的关系较为密切,加...[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里克之死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里克之死 谋废立,功成身亡——里克之死 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两年后去世,儿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献公有子八人,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人最贤,颇受国人称赞。 献公五年(前672年)晋国攻伐骊戎后得到骊姬两姐妹,两人貌美如花,都受到献公宠爱,尤其是骊姬,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献公十二年骊姬生奚齐,二十五年其妹生卓子(左传称卓,史记称悼)。骊姬因受到献公宠爱,便想立自己的儿子...[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朝禁海令

中国历史从此走向了错误的轨道——明朝禁海令 所谓明朝禁海,是指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有明一代虽时张时弛,但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成化年间对官吏私通番国的贸易比较宽容。正德、嘉靖年间官僚豪强多与商人勾结,逃避禁令,与葡萄牙人进行非法贸易,有的勾结倭寇,构成了有明一代...[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吴齐艾陵之战

争霸的角力——吴齐艾陵之战 春秋后期,僻处东南的吴国崛起,他们学习中原的文化,引进中原人才,再加上自己传统的那般蛮劲与韧力,终于击败强楚,立威于南方,后来又服了近邻越国,兵锋所向,望者披靡。这期间,原来执中原牛耳的老霸主晋国,虽然地广兵多,但内部强宗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国家力量几乎都是卿大夫的私产,诸卿相互争斗,晋国巳经处于瓦解的边缘,怎么可能再有所作为。晋国的衰落使齐国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此时...[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波斯戍兵之乱

元朝末年色目人的反叛——波斯戍兵之乱 亦思巴奚兵乱是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间在福建发生的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色目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称为“波斯戍兵之乱”。在兵乱期间,亦思巴奚军割据泉州并插手福建政治,一度北上占领了福州,还参与了兴化的乡族内战,引发了福建沿海的多个派别参加的大规模混战,后来又与元朝的福建行省政府直接对抗,...[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金宋和议

苟安江南的产物——金宋和议 一、“绍兴和议” 1140年十一月,南宋与金签订了和约,史称“绍兴和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其一,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其二,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 其三,宋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和议签定不久,十二月,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公辅成王

历代贤臣的典范,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周公辅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造纸术发明

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伟大财富——造纸术发明 文字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是关系到这个民族、这种文明能否延续的生死大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结果变得湮没无闻;然而有的文明,在当时的时代里,可能并不怎幺引人注目,甚至是某些文明的边缘,但是仅仅是由于残存了一些记载文明的碎片,而在后代成为很多学者们追逐的对象和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如敦煌藏经洞。...[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火药的发明

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火药的发明 在冷兵器时代,火器的运用无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中国人很早就探究火器的应用,最早使用的火器是“火箭”。“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率兵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魏国守将郝昭指挥士兵用“火箭”向架云梯攻城的蜀军怒射,云梯燃烧,蜀军受挫。不过,郝昭使用的火箭只是在箭杆上绑上易燃引火物,点燃后靠弩弓放射出去的,这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火箭...[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物理压轴题 中考记叙作文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状元经验 中考生物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