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清朝代的知识分子为政治而做学问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清朝代的知识分子为政治而做学问

钱学森去世后,他生前关于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钱老认为现在“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一些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那么,所谓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是指什么?我们不妨从(差不多也是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时期)中国知识界的反应来看这个问题,并从中窥测其根深蒂固的政治情结。 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心无旁骛的专业人士和激励创造性工作的组织系统。西语“职业”的本义是召唤,似不同于受过特殊训练或教育,更意味着一种由天赋引起的工作,因此也就具有了天职的意思。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科学的职业化意味着把洞悉自然奥秘的科学当作一项为世界“祛魅”的事业。欧洲近代以来,这种职业化为许多人提供了从事科学活动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获得社会承认,谋求经济效益的好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原本属于个体性质的科学研究成为专业共同体的活动了。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就出现了推崇柏拉图主义的“学社”,并伴有经常性的聚会。事实上,当时对科学(也许不包括医学)的主要贡献都是在大学以外的地方作出的,科学社团(学社)既为专业人士交流科学信息和成就提供了场所,也为其创造才能的社会应用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无形学院”正是近代科学兴起的摇篮,它们促... [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清朝代的知识分子为政治而做学问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康有为与梁启超之间的恩恩怨怨

转自翘楚 - 翔宇沙龙 康、梁关系的演变是耐人寻味的。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做出过自己的贡献。然而,在历史的转折与大变革面前,一个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一个善于吸收,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事物与文化的束缚,师生的分歧乃至最后分裂是理所当然的。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论明清两朝

现在很少人知道并相信,在明朝中后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近代化!满人入主中原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耽误中国整整300年。 一般人都想象不到,明朝非常先进与开放,在许多方面不仅不落后于西方,而且还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首先,我们先看明朝的精神文明: 明代的中国,在伏尔泰眼中是西方学习的榜样。那时的皇帝似乎不很勤政,但良好的体制和各级官僚很好地维持着帝国的运转。那时的知识分子也不再仅仅是皇权的依附物,而把书院...[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世宗四四之我见

现在很多穿越小说都比较喜欢穿越到雍正年间做他的妃子,很多女史友对他们的四爷党都达到了痴迷状态,天天都在那边四四,四四的喊个不停。认为他们的四四用情专一,长的帅,又有种冷漠的酷。(反正胤禛我画像我都看过,除了两撇小胡子比较突出还真看不出帅在哪里) 下面我就公正的评价一下清世宗 民间传说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奸佞”,而这...[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明代的宦官权力在经过一段冷寂之后,居然死灰复燃,悄无声息地扩张成弥漫之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历代宦官权力中最为炙手的一朝,这确实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是怎样发生与发展的?它根植的土壤究竟在哪里?本文试作探讨。 据史书记载,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无任何权力可言。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征战一生,马上得天下,殊属不易,权力禁脔,旁人当然不得染指。朱元璋先是诛杀功臣,后...[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同是削藩 为何汉景帝与建文帝一成一败?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已经进行了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战争以“反王”朱棣战胜了“合法”的皇帝朱允炆,夺取了政权而告终。由此追溯到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反叛,其声势之大、叛军数量之多、反叛的地区之广都远胜于朱棣的“靖难之役”,但那场叛乱却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被镇压了下去。同是因为“削藩”而起的叛乱为何会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纵...[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明律》和《大清律》的制定及其特点

中国封建法律制度到明清时期发展到最成熟的阶段,它极其周密地以法的手段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并调节处理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反映着封建社会晚期各种矛盾的激化,封建法制的腐败也有了充分的暴露。 明清两代都是在夺取全国性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并在建立统一王朝以后,进一步将之充实起来的。两个朝代的具体过程虽有不同,但在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大力吸取前代的封建法律的经验成果,在沿袭旧制的基础...[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朝军事的四个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 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 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朝特务机构简介

厂卫,明朝内廷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东、西厂或大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下领有十...[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三屠

张之洞、袁世凯、岑春煊 清代末年,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有三: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两广总督岑春煊。稗宫野乘有载,时人称之为三屠,今人说当时又叫作三大杀手。度杀手当是现时叫法,意大利黑手党盛行,美国动作片杀手狂飞,这种称呼才流行于时。三屠之称,较合于历史实际。因以为题。 三屠者,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为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自小站练兵至山东剿拳到天津搜杀拳民余遗,杀人不计其数,时称屠民。岑...[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潜入中国的间谍组织

晚清,日本派往中国的间谍接连不断。"玄洋社"大约是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其"实绩"之一,是1884年在上海昆山路建起的东洋学馆。 1886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潜到中国刺探情报。在他之前,虽然日本间谍已经深入到中国的许多城市,但荒尾精是个转折点,是他第一个理清在华日本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将日本参谋本部与大陆浪人有机地纠合在一起,使日本间谍更加疯狂,也更具谋略。荒尾精...[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十八大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党员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热点推荐
中考状元经验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化学答案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奥数 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题库 希望杯 中考饮食 中考满分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