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

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宋太祖开国国策的功过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尽沧桑,其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十个或强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数以百计或满腹韬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尽失的帝王。 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作为一个新兴王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时候,宋朝却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转变,从另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引人瞩目。 纵观中国历史上在宋王朝以前的三个大一统王朝,在秦始皇、汉武帝及唐太宗等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下,无一不是疆域广阔、四海朝服,甚至连秦汉时北方的匈奴,唐朝时北方的突厥及回纥都拜倒在中原文明的脚下。可是宋朝空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其由禁兵、厢兵、乡兵、藩兵所组成的军队总数最高时曾达到160万,其中正规军禁军的总数占了一半以上,但就算这样,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西夏、辽、金、蒙古(元)击败,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军队水平的问题。要知道宋帝国不论是绝对人数,还是从军事水平、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越当时中华文明圈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更别说更西边正处于四分五裂的欧洲诸王国和苟延残喘的拜占廷帝国。可以说,宋帝国从理论上来说是当时世界上军事... [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江与梁山泊

宋代梁山泊周围的农民和渔民曾进行过无数次的反抗官府压迫和剥削的武装斗争,宋江起义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次。宋江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宣和年间,激起农民起义的导火线是北宋设置的“西城括田所”。宋徽宗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于政和元年(1111年)设立这一机构,专事搜刮。梁山泊原为很小的湖泊,因黄河决口使许多原来的小湖泊与之汇合,到北宋末年形成水域八百里的大湖泊,许多破产农民以及一些逃犯据此为生。但“西城括田所”将...[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代祖宗家法漫谈

据说,宋太祖曾立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叶梦得的《避暑漫抄》、王明清的《挥塵后录》等都记载过此事。 关于宋祖的祖宗家法,王夫之的《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均有提及,可见他们也是相信的。但由于正史不载此事,所以人们又常常疑信参半。但不管是否确有其事,不杀士大夫,基本上还是符合宋代的事实的。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个例。比如,宋太宗就杀了一个酒后大骂朝廷的读书人。 有宋三百余年,文人士大夫的地位...[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戊午上高宗封事

南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谨案: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以刘豫我也。刘豫臣事全国,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金人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人之天下,以...[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导致南宋对武将政策的重大转折的淮西事变

淮西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的重要性在于,因事变的发生,使赵构的对金战略由想战又想和的状态彻底地变成了和;使赵构产生了对军事将领的极度不放心,感到难于驾驭而想剥夺他们的兵权,重新拾起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又由于岳飞的负气“撂挑子”,使赵构失去了对岳飞的信任。 事起于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他虽是将门之子,也很能打仗,但品德无法和岳飞相比。岳飞不爱财,不好色,不怕死,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金饮恨 千古一叹

在金朝亡国十三年之后的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时为藩王的忽必烈召见金朝遗老张德辉,并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张德辉回答说:“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见。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馀则武弁世爵,若论军国大计,又皆不预;其内外杂职,以儒进者三十之一,不过阅簿书、听讼理财而已。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 张德辉对“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说法断然加以否认。所谓“...[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当年木华黎为什么没有自己称帝

很难从理性的角度解释木华黎这一行为。也许仅仅是忠义二字吗?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黄金家族统治的蒙古汗国还是纯粹的蒙古民族政权,与赵家的宋,完颜家的金是一种货色,蒙古的战争,本质上是复仇主义和征服主义占上风,对于统一中国,建立民族共和的国家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并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而在成吉思汗发动西征时,几乎所有的蒙古族军人去西边冒险去了,留在中国的只有一万人左右,木华黎治下的十万蒙古大军其实主要是汉人,...[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

从敌国打成了兄弟之邦---宋辽澶渊之盟造就百年和平 辽国立国一共才209年,一直都在和宋王朝打交道。其中从公元916年到1004年,双方是处在战争状态或者磨擦状态,断断续续,打打停停的时期;从1004年到1125年,是处于已经签订和约的和平状态,基本上相安无事。两国作为敌对国家互相对峙了80多年;作为兄弟国家,和平处了100多年。 辽国建国之初,正值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时期,中原大乱了好几十年,...[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十九世纪夏威夷王国的华人驸马

巨商陈芳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但也将中国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强行拉了出来。 1842年6月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占据了香港。 1848年,美国金山的故事传入中国,“淘金热”引诱着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居民,赴金山者剧增。同时,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群岛产檀香木的传说也吸引着商界人士,很多人赴檀香山和美国前,都在香港停留,购置一些中国用品,香港成为中西商品交易市场。 ...[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比较分析

(苟伟 内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摘要: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两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结果却有所不同,中国的洋务运动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隐退,收效微乎其微;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由此迈出了日本崛起的脚步。让后人不禁感叹,同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为何改革的成效差距如此之...[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到底是谁发起了鸦片战争

到底是谁发起了鸦片战争(苟伟,内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屈辱的开端。屈辱的战败,屈辱的签订条约、屈辱的割地……,大清帝国的雄风已经不在。“中国”,这个曾经被西方国家所向往的圣土,开始了她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大清帝国天翻地覆,再也找不到以前的辉煌了。我们不禁要问?谁发起了鸦片战争? 多年的学校书本知识告诉我们,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英语试卷 中考家长 中考答案 中考政治答案 中考模拟试题 中考人数 中考英语话题作文 中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