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蜀孝怀帝 刘禅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蜀孝怀帝 刘禅

刘禅(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历史上人们多以“阿斗”来比喻无用之人,但是历史上的文献总是有待争议的... (1)诸葛亮曾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而且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仅仅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费祎,董允,向宠等人的辅助下还继续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刘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2)刘禅有了能力亲政以后,他并没有实权,实权都在诸葛亮手里。而且他也深知知蜀汉的国力,无法承担其长期的消耗战,但是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兴致,也为了遵循刘备的遗愿,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诸葛亮出征的时候,他就在家里好好的勤政,宽待下属,有着“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的赞美。 (3)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加强了君主专制,增强了自己的实力,也继续沿用着诸葛亮身前规定的对蜀汉有力的决定,竭心尽力的发展蜀汉,但事实上是蜀汉处于山区地方,中原比较先进的文化无法及时的得到并且运用到实际中,也使国力的进步缓慢,无法与孙吴集团,曹氏集团相比较。但毕竟在他在位的一段时间内,蜀汉的国力... [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蜀孝怀帝 刘禅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远古简介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皇五帝纪年表

1、先说盘古 《通鉴外纪》引《御览事物纪原》(原为徐整《三五历记》之文)曰:“天地浑沌职子,盘古氏生其中,万八千岁,天下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又引任虻《述异记》之文曰:“生物如于盘古,天地万物之祖也。其也,头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夏朝简介

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并镇压了反对他掌权的势力。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中国“家天下”的创立,使夏乃由一个部落之称而成了国名。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到履癸(桀),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代的建立,标志...[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夏的形成及分布

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族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史称夏。其统治时间约从公元前23或前22世纪(一说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近五百年左右。夏代的世系,从夏禹建国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夏代的主要活动区域及其遗迹夏部族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的主...[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夏代王权的变革

据文献记载与传说,在夏王朝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由于禹治水有功和发展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博得了各部族首领的支持,从而顺利地得到了部族联盟首领的地位。禹对三苗的战争又取得胜利,将其驱赶到今湖北西北与河南交界处的丹江与汉水流域,进一步巩固了王权。夷、夏诸族首领完全臣服于夏王朝的统治,成为维护王权的世袭贵族。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正是后人...[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夏王朝的统治与剥削

夏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除建立了由六卿统领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外,还修筑城郭以保卫王室贵族。同时制定刑法,修筑监狱,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即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另据《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是说夏禹在征伐三苗时,由于苗民的反抗而制定了残酷镇压的刑法。夏代奴隶数量较多,奴隶来源有二,一是战俘,二是破产或罪没的平民。时奴隶或称牧竖,或称臣妾。如...[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商朝简介

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它为以后我国文明奠定了基础。商朝势力最大的时候,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商朝的社会生产

农业 商代农业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甲骨文大量记载了商人的农事活动,几乎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各个方面。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年”、“受黍年”、“受稻年”等类辞句。卜辞的田字作即为田间的阡陌和沟洫之形。由卜辞可知,商代的主要农作物有禾、黍、稻、麦等。耕作的方法采用合力耕种及“焚田”(即火耕),并已使用粪肥肥田。商王除亲自视察田作外,还常命臣下监督农耕。当时农业已能提供较多剩余产品,卜辞中常见在收割...[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商朝的阶级关系

王权 商代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商王自称“余一人”、“一人”,享有绝对权力。商代王位的继承法为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制并用,凡子即王位者其父即为直系。周祭中,直系先王及配偶有资格列入祀典,而无旁系先王的配偶。到商代后期更有“大示”(直系先王的庙主)及“小示”(旁系先王的庙主)之分别,祭祀“大示”的宗庙为“大宗”,祭祀“小示”的宗庙为“小宗”。这种家族中祭祀上的差别,正是商代宗法制度的表现。 卜辞中商王...[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商朝的社会文化

文字 文字《尚书》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商代的文字主要有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与铸在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陶器、玉石上的文字。其中发现数量最多的是甲骨文与金文。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记事文字,迄今已发现约十五万片。虽然它的内容以占卜为主,所反映的事物受到一定限制,但也包含了从武丁至帝乙、帝辛年间祭祀、征伐、田猎、农业、畜牧、地理、方国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文字资...[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状元经验 中考答案 中考电话查分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满分作文1200字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记叙作文 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录取查询时间 怎么查中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