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之教师资格证考试

【 liuxue86.com - 教育心理学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D[解析]见大纲106页~107页。
3.B[解析]根据内容完整性,练习可分为整体与部分练习。
4.D[解析]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5.C[解析]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6.B[解析]内部反馈是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受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反馈。
7.B[解析]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
8.D[解析]原型操作阶段是将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外显化的过程,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9.C[解析]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0.A[解析]见大纲121页。
11.B[解析]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是程序化的过程。

2.CD[解析]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可以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3.BD[解析]见大纲106页。
4.ABCDE[解析]见大纲114页。
5.BDE[解析]见大纲114页。
6.CDE[解析]见大纲119页。
7.ACD[解析]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8.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属于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9.ABC[解析]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即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和结构具有简缩性。
10.ABCD[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
三、填空题
1.活动方式2.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关系问题3.细微型操作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4.定向5.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6.练习7.操作动作本身、操作技能学习8.定向、认知9.集中练习、分散练习10.内部反馈11.结果反馈12.心智动作13.内化14.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15.原型定向
四、名词解释
1.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整合:操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3.“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从形成问题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心智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合乎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了问题的顺利解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
3.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4.(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5.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
(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刘迟,而应适时。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作用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②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③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④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2)原型操作。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这一阶段,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②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③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④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
(3)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
①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②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然后再逐渐缩减。
③应注意变换动作对象。
④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转化。
2.[答案要点]: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而,在主体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为此,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切不可忽视对动作的认识而片面强调言语标志练习。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所以,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经验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上半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想了解更多教育心理学网的资讯,请访问: 广西教育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703629.html
延伸阅读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正在考教师资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