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2016高考语文答案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6高考语文答案栏目,提供与2016高考语文答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6武汉高三二月调考语文答案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武汉高三二月调考语文答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武汉高三二月调考语文答案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C(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其基本特点是宗法性社会)

  2.D(“形成于周代”有误。原文“重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繁盛的祖先祭祀”)

  3.A(“更有价值和意义”缺乏依据)

  4.D

  5.A(隶书汉朝时通行)

  6.B(“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缺乏依据)

  7.(1)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译出大意给2分;“即位”“以为”“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译出大意给2分;“死地”“为武”“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①从时间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来描写: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写白天所见;后两句是第二个层次,写入夜后的情景。(2分)②从“听觉─视觉”转换的角度,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构成第一层“听觉─视觉”转换;第三、四两句写听觉,最后一句写视觉,构成第二层“听觉─视觉”转换。(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表现了作者去职闲居、壮志难酬的烦躁和无奈。(2分)②作者用乐景来反衬内心的烦乱。(2分)借酒浇愁之后,似醒未醒之中,词人围着室内的屏风转个不停,说明心绪不宁,烦躁不安。正在此时,窗外一枝鲜花映入眼帘,花蕊上还带有晶莹的露珠。作者透过花之美来衬托情之哀。(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1.(1)B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大体正确,“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表述欠严谨。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D项“内涵相同”有误:第一次表现回忆往事时的激动;第二次除了激动之外,还含有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恩和不舍)(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副班长是一个硬汉子。他不畏困难,忠于职守,看不起意志薄弱的人。②副班长心直口快。他对新兵钟海强和老娘土有看法就直说,丝毫不藏着掖着。③副班长知错就改。他对钟海强和老娘土存有误解,但在事实面前勇于改错。(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小说按照倒叙来叙述。(2分)好处:①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2分)②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老娘土”展开。在“老娘土”的串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小说中的“老娘土”为战士们守卫海疆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娘土”实际上是战士们的“护身符”,它可以治疗战士们的疾病,让来自内陆的战士们尽快适应岛礁的环境。③“老娘土”揭示了小说主题。“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

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安徽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点击查看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A【解析】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第一段。文本第一句话“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而选项A却把青铜冶炼技术说成了冶铁技术,属于张冠李戴,故错。

  2.B【解析】文本倒数第三段结尾处,“汉人进而发明了生产类似今日的球墨铸铁的工艺”中有“类似”二字,这说明“球墨铸铁的工艺”是现代工艺,而不是楚人的冶铁工艺。选项B忽视“类似”一词,似是而非,故错。

  3.C【解析】根据第四段可知,铸铁柔化技术是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这一技术还不成熟,因而没有普及和推广。选项C中说“普遍提高了”农具的寿命,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属无中生有,故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C【解析】此题是断句题。做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的主语。此题考查点是“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这三个完整的句子。这三个句子不能拆开,拆开以后文意不通,故选C项。

  5.A【解析】铁钺:在这里代指杀戮。

  6.B【解析】“先发制人”的表述不准确,原文没有提及。

  7.(1)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2)如果遇上汲黯、辛毗(那样的忠臣),(就)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

  【解析】(1)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轻薄(行事轻浮)、折节(改变平素志行)、蹈道(履行正道)、见称(被动句式)各1分,语意通畅1分。(2)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值(遇到)、犯颜(冒犯君上或尊长的威严)、切谏(直言极谏)、顺默(顺从其势而沉默不语)各1分,语意通畅1分。

  8.“入”字化静为动,本来一条弯弯曲曲的静态的山路用一“入”字,就有了动态之美;采用拟人手法,赋山间小径以情味,绘出了路的曲折狭窄之状,表达作者对友人所居环境的欣赏。(答对一点即可)(2分)“生”字则化无形为有形,本来山中的寒冷是诗人的触觉感受,是无形的,但是此时犹如从白雪笼罩的群峰慢慢升腾而起,表现环境的静谧;化被动为主动,本来暮寒笼罩山峦,此处却让山峦生出暮寒,让诗歌饶有情味。(答对一点即可)(3分)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歌炼字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修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和“化被动为主动”是炼字中最常见的艺术效果。答题时不但要能够答出上面...

浙江杭州2016七校高三年级模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浙江杭州2016七校高三年级模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浙江杭州2016七校高三年级模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浙江杭州2016七校高三年级模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点击查看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 C

  【解析】A.徇情枉法xùn B勾当gòu D.倥偬(zǒng) 螳臂当车dāng

  2.(3分)D

  【解析】A“奴言媚骨”应为“奴颜媚骨”;B“眩富”应为“炫富”;C“意尤未尽”应为“意犹未尽”。

  3.(3分)A

  【解析】B.“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和搭配,应该用“权限”(指职权范围)。C.褒贬不当,“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含贬义。可改为“无所不在”。D.“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此处望文生义了。

  4.(3分)C

  【解析】A项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网友们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可理解为高考状元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B项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虽然”应该放在“中国运动员”的前面。D项句式杂糅,删“十分精彩”。

  5.(3分)B咏的是菊花。(黄巢的《题菊花》)

  6.(4分)参考答案:

  示例①宽容,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也非放任之容,而是心地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

  示例②宁静,是一种境界。波澜不兴,宠辱不惊。不是苟安之宁,也非沉寂之静,而是处事的宁帖,是明志致远的平静。

  示例③崇高,是一种境界。天高云淡,高山仰止。不是膜拜之崇,也非高傲之高,而是人格的高标,是胸无尘滓的高洁

  7.(5分)参考答案:都要求银行职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1分),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2分),国内银行更看重文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8.(3分)C(原文“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当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9.(3分)D.(A.“只要……就一定能”太武断 B.古之学者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提升自己” C.不是“一点”而是“很大”)

  10.(1)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做人为目的的;

  (2) 可以体味人生,陶冶性情。

  (3)体通过人文来味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体会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树立与天地共生共存...

河北石家庄2016届高三调研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河北石家庄2016届高三调研检测语文试题答案,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河北石家庄2016届高三调研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河北石家庄2016届高三调研检测语文试题>>>点击查看

  (2016.1.15)

  1 B(原文“甚至”是递进关系,“同时”表示并列关系。)

  2 A(逻辑错误,原文是“不仅是……更是”,此项改为“不是……而是”;传递信息类型减少。)

  3 D(理解错误)

  4 C(间行求兵,“间行”是出行方式,作状语,“求兵”是目的,这个短语不可以拆开;“下狱”是固定搭配,“搒掠数百”是相对较轻的惩罚,“胁以白刃”是更为严酷的威逼手段。)

  5 D或A(A“拜而出之”中的“拜”是叩拜之意;D大夫死为“卒”。)

  6 B(范延光是明宗派其偷偷外出去请救兵时被捕。)

  7(1)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见,缓,若,为计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明宗拍着大腿说:“使(让)战马肥而使士兵瘦弱,这是我惭愧的地方!”(髀、肥、瘠各1分,判断句1分,大意1分,共5分。)

  8 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1分)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9 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 (1)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11(1)A项3分,C项2分, D项1分(B项“楼房”不是行文的暗线;D项“愧疚”说法不妥,“不甘”才更符合人物虚荣的性格;E项两家人的楼房并没有挨着,否则时月第一天晚上回家就能发现,这里的“逼到了角落”是一种心理感受,不是实指。)

  11(2)

  ①虚荣心强,争强好胜。时月的“二层楼房在村里一直是最好的”,他很满足,一旦发现别人的楼房超过了自己,立刻闷闷不乐,直到又盖起了更好的楼才满足。

广东惠州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东惠州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惠州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广东惠州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点击查看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B.【是对原文“这种不朽的社会组织形式……甚至含有一种宗教的意味。向祖先表示崇拜的各种礼仪,更加增强了它的宗教色彩”的误解。】

  2.(3分)*B.【是无法承担其保障生存、发展之类的社会功能,不是说失去其意识形态功能。】

  3.(3分)*D.【原文说“中国传统社会”,略去“传统”二字则意思不同。“没有任何其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或者削弱其作用”与“新型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削弱原本属于家族的权势”不符。】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参考译文】

  李继勋是大名元城人。后周太祖郭威领兵时,选用在军中。后周太祖广顺初年,补任禁军列校,历升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永州防御使。后周太祖显德初年,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昭武军节度。一年多后,改为兼任曹州节度。后周世宗柴荣亲自征伐淮地,命令李继勋领兵驻屯寿州城南,建造洞屋、云梯,用来攻城。李继勋守御懈怠,被敌人打败,死了数万人,云梯、洞屋都被焚烧。后周世宗召他回朝,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谈论的人认为不合责罚将帅的道理。后周世宗再次到寿春回来后,把李继勋贬为右武卫大将军,又因为他的掌书记陈南金辅佐无方,一并贬黜。显德四年冬天,他又跟从世宗南征,到驻扎在迎銮(江苏仪征县,五代时,接过吴国皇帝杨溥的驾,改名“迎銮”)时,世宗命令李继勋率领黑龙船三十艘在江口滩,打败数百吴兵,俘获战船二艘,因战功升任左领军卫上将军。宋初,加官检校太尉。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泽、潞二州,李继勋到行营朝见皇帝,当即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这年秋天,他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冬天,又打败并地军队千余人,斩首百余人,俘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其弟弟延勋献给朝廷。乾德二年,皇帝下诏命令李继勋与康延沼、尹训率领步骑万余人进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带兵来救援,在城下交战,李继勋大败敌军。州将杜延韬危急,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带领部下三千人降附了李继勋。李继勋立即派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到朝廷奏告,朝廷下诏褒奖他们。不久,并州人引诱契丹步兵骑兵共六万人来攻取辽州,朝廷再次派遣李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人率领六万军队前去抗击,在城下大破契丹军及太原军。开宝二年,太祖亲自征伐河东,任命李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皇帝到了城下,分派军队围定四面,李继勋扼守南面。开宝三年,李继勋移职镇守大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

2016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附解析)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附解析),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附解析)

  四、17.(1)拜访;(2)同“固”,本来 ;(3)担当,承担;(4)警觉省悟的样子

  18.D

  19.D

  20.(1)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能够遵循天道、爱护百姓呀。

  (2)不正当地处以死刑,是严重残害百姓的行为啊。

  21.答案示例:应归入“辩通”。齐伤槐女为了救父,大胆陈辞齐相晏婴。她并不直接为父申辩求情,而是针对晏子的心理,站在治国之道的高度进行游说。先引用宋景公的爱民事迹,今昔对比,突出景公“伤槐者死”的君令不恤百姓、有害明君之义;再进一步指出刑杀不正的本质为爱物贱人,这将会在邻国产生恶劣后果。论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深刻透辟的一番分析最终为父避去杀身之祸,可谓能言善辩。

  五、22.有才而贤明的人本不屑为官,因为君王诚恳急切地求访方才入朝。

  23.B

  24.D

  25.本文深刻地揭露后世择官不贤,官吏苛政扰民、侵害百姓的现象及危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之意和痛心、愤怒之情。

  26.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将古今君民关系、择吏数量和标准及其结果进行对比,突出后世吏道的黑暗;将盗贼的下场、危害程度与害民之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