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住宿热度攀升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住宿热度攀升栏目,提供与住宿热度攀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五一出行各地住宿出游热度攀升 五一出行计划攻略

 

  五一小长假将至,全国各地餐饮、住宿、出游热度持续攀升。不知道有计划出行的小伙伴们有没有订好住宿呢?出国留学网小编给大家整合了下近期关于“五一出行计划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一出行各地住宿出游热度攀升

  位于上海市区的多数酒店几乎已经预订满了,市郊的特色民宿也是预订火爆。

  相较往年,今年五一预订高峰有所提前。在上海,市区靠近地标、景点的酒店预订尤为火爆,今年的五一客房从3月就开始接到订单,目前95%的房间已经订出。

  上海市某酒店负责人孙军介绍到从“五一”的预订量看酒店有95%左右的入住预订率,随着“五一”节临近,商务客比例在往下走,家庭出行、旅游观光的客人比例在上涨。还有个客群变化亮点是文艺活动增多,一有文艺节演出,这些文艺团队和观看观众在这边的入住率相对比例也在慢慢上升。

  除了市区酒店,也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位于上海市郊的特色民宿,希望在繁忙的日常节奏里找寻自然生活的轻松闲适。今年一季度上海服务零售实现较快增长,1-3月,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2.54亿元,增长14.3%。

  距离“五一”长假还有几天,甘肃敦煌的旅游高峰已经提前到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敦煌六大景区今年累计接待量已超51万人次。

  五一假期将至,随着大家的出行热情增高,敦煌莫高窟游客量也是不断攀升,这两天的日均游客接待量已经达到了5000人次,这个数据相较于2019年同期提升43%。特别需要提示大家的是,莫高窟实行实名制预约,有出行计划的游客一定记得要提前在网上预约购票。

  今年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游客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不少游客特别选择在“五一”前夕错峰出行。

  目前,“五一”假期中4月29日、4月30日、5月1日和5月2日四天,莫高窟的正常票已经售罄,5月3日仅剩少量余票。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游客服务科科长柴爱玲表示“五一”假期,全员上岗,12个取票窗口全员开放。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敦煌市已筹备5万余张床位,航线通达城市提升至26个,并对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饮店进行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冯颖超:我们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卫健、执法等职能部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开展联合执法,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随着旅游市场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坐着火车去旅游。太原铁路部门近日加大了定制化旅游专列的密度。

  4月24日,山西太原开往长治武乡革命老区的Y665次“红色太行”研学专列驶出太原火车站,太原一所中学的1700余名师生乘坐专列走进太行革命老区,开启研学之旅。

  中国铁路太原局新创国旅负责人 郭欢喜:它能灵活安排各种席位、铺位的车厢,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筹划旅途活动,更在于它能连接起山西省大多数市县与太行革命老区。

  为了满足不同专列的个性化需求,铁路部门对开行的每一趟专列都设计不同的开行方案。随着旅游市场逐渐升温,目前,太原铁路部门正在筹备5月的粤港澳、云贵、漠河等方向旅游专列的开行工作。

  北京:密云区发布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

  临近五一,北京密云区举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市民旅游休闲有了更多的选择。此次大会由北京市文旅局、密云区人民政府主办,两位虚拟代言人“...

国门开放!出国留学趋势分析解读:赴美留学走出“低谷期”!中澳关系更近!新加坡热度攀升!

 

  相信今年有很多学生去往国外留学深造,但是很多学生比较好奇疫情后留学趋势到底如何?那么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出国留学趋势分析解读,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出国留学网。

  出国留学趋势分析解读:赴美留学走出“低谷期”!中澳关系友好!

  赴美留学走出两年“负增长”低谷期

  前两年,由于受到中美关系变动和疫情因素的影响,赴美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但到了2022年,赴美留学反而有了回暖的趋势,留学人数也开始出现反弹。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发布的《2022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在2021 - 2022学年,前往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接近95万,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8%。在这一学年,首次入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是261,961人,涨幅达到了80%。

89f2931f74d5abef38d9c503f66182ef.png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2021 - 2022学年,中国留学生人数为290,086人,占在美国际学生人数的30.6%。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留学生人数反而下降了8.6%;但印度留学生人数却上涨了18.9%。

  从整个国际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来看,2021 - 2022年度国际研究生人数为385,097人,增幅达到17%,创下了10年来首次超本科生人数的记录。尤其是选择研究生方向的学生人数,更是大幅上涨,而这也与前一年学生需求被压抑有关。

  尤其是对赴美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来说,本科阶段出国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但赴美读研的学生人数反而持续上升。

  在2021 - 2022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是109,492人,留学生总人数占比37.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8%。

  然而,中国大陆赴美读研的留学生人数为123,182人,占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的42.5%,占比上升了3.6%。

3bde5efbd1a938fe449d6179f198053c.png

  去年是赴美...

青春的热度

06-20

标签: 青春的热度

 

  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勇毅、勤奋、坦诚、谦逊。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但若静心思忖,“最赞赏同学什么品质”?我们的确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是啊,当我们还在妈妈怀抱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美他助人的美德。这之后,从金庸笔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侠,到《悲惨世界》里悲天悯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着我们纯真的心灵。这其中,最强烈感召我们的当然还是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哦,必须把赶路的大嫂护送到家,现在是夜深、雨大、路远、泥泞!”《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点。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不是吗?当攀登香炉峰的“第二台阶”时,你多么需要同学有力的手拉上一把;当雨夜淋在汽车站时,你多么渴望与同学共撑一柄小小的花伞;当几何图形已被涂抹成凌乱的“蜘蛛网”时,你多么企盼同学轻轻擦掉纷乱的笔道,再准确画上一条清晰的辅助线。正是无数的生活经验,将“乐于助人”推上了我们心中美德的第一位。但是,面对“别人碰上麻烦事”的提问,不少青少年却抛弃了“乐于助人”,而选择了“悄悄走开”。是的,在生活实际的答卷上也有许多同样的选择。我曾看到,一个路人滑倒在寒风冰雪里,放学的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却无一人上前搀扶,我还读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生活实例,但给我只是一个感觉——可悲!为什么我们的知与行如此背离?今天,面对反差巨大的两份调查,我不禁再次深思:为什么我们最赞赏的品质,在需要自己身体力行时,却缩进了明哲保身的硬壳,如寒风冰雪,没有半点青春的热度?

...

英国失业率仍在攀升

12-08

标签:

  英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英国年轻人找工作也越发的困难了。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英国失业率还在攀升。消息公布后,英国《每日邮报》记者采访了三位商人,他们讲述了为什么他们越来越喜欢招聘外国人,而不是本国的年轻人。

  特里·罗杰斯(斯塔福德郡一家旅馆老板)

  查理·穆林斯(英国伦敦最大的管道公司姆利科管道公司创始人)

  “他们总是觉得国家亏欠他们,生活应该是国家给的”

  英国有100多万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听起来挺吓人,我却一点不惊讶。我在餐饮业干了16年,已经得出一个结论:很多英国年轻人就是不想工作而已。当然,他们嘴上说要找工作,他们寄出简历,接受面试;但是,每当碰到什么难事时,他们就不感兴趣了。这些年轻人总觉得国家亏欠他们,生活应该是国家给的。

  这些年来,我面试过很多人,也雇用过很多年轻人。面试时,他们总表现出一副很想找工作的样子,甚至愿意为了工作上刀山下火海。但事实是,与其教这帮孩子好好工作,不如教外国人英语来得容易得多。

  我时常看到本国年轻人穿着邋遢地来面试,一边抽烟还一边和朋友聊电话。还有不少年轻人会跟男(女)朋友或家长一道来,他们看起来并不在意这份工作。他们只想让我签份文件,证明他们有在找工作,却没被聘用,这样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领他们的失业补助金。

  有些年轻人甚至会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些荒谬的要求,比如有个孩子跟我说,他不能在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工作,因为每周五晚上他要和朋友出去喝酒,还会宿醉到周六;我还遇见一个孩子跟我说,从家里到单位要走半小时太远了。

  就这样,还指望我会雇用他们吗?面试时,是我设法说服他们接受这份工作”

  还有更可笑的事,面试时,不是应聘者说服我要聘用他们,而是我设法说服他们接受这份工作。

  今年3月以来,我已经解雇了8个人,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实在不好。其中有个年轻人,工作第二天就打电话来说他病了,从此就再没出现;另外,有个女孩刚做了两周,就说她不适合这里的工作,因为工作让她错过周五和朋友的聚会;还有一个人在我们的美食团队里受训,但她一点进取心也没有,她说,想回到原来工作的酒吧,因为这样她能活得轻松些。

  学校、父母、国家都有责任 我们为何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学校应该要负些责任。比如,他们教孩子们传媒学,却给了他们对未来工作错误的期待。要知道,能够在“英国偶像”这样的节目里工作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可悲的是,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这是父母的责任。据我所知,很多父母也和他们的孩子一样,自由散漫、不受约束、依靠福利。

  我最近在一个学校作讲座,那些年轻人个个无精打采、吊儿郎当,还有在一旁窃窃私语,而旁边的父母视而不见,没有人为孩子的失礼做些什么。当然,国家也有责任。英国是福利国家没错,但是在福利国家,你就可以不必担忧自己是否有工作,你就可以什么不做就从政府那里拿钱,这是绝对错误的。

  我招到最好的员工

  当然,也有人是真心想要好好工作的。我曾面试过一个人,那天他在发烧,却仍然按时赴约,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给了他一份服务生的工作。现在,他已经在一所大学里当宴会项目经理。也许你...

2010英国留学热度不减

05-18

标签: 英国 教育

 

 英国以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教育,吸引着各国留学生。而几百所世界顶尖名校和世界公认的文凭含金量,更是成为诸多留学生的梦想。英国近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是国际学生求学满意度最高的留学国家,并且由现在的趋势看来,2012赴英国留学的人数也呈现有增无减的态势。
  国际学生对英国留学最满意
  近期,英国一份报告《新视野》(New Horizons)出炉,集中介绍了住宿、休闲、资金、移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来自英国各地各大院校的600余名学生接受了本次调查,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一些人不满18岁,一些人已经40多岁了),代表着80个不同的国家。调查结果表明,前来英国留学的海外留学生的满意度很高:88%的人对他们的课程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0%的人对从学校获得的支持或帮助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对于绝大多数的国际留学生来说,住宿通常是一个大问题。而调查表明,学生们对于“寄宿家庭”的住宿方式是最满意的。81%接受“寄宿家庭”住宿方式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所居住的家庭既友好又热情。


  就签证和移民问题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果也很有趣。有2/3的学生在前往英国之前就需要办理好签证,他们觉得办理留学申请相对容易和简单,但是也有18%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繁琐的过程。
  2012留学英国人数有增无减
  虽然英国留学签证政策日趋收紧,但据有关数据表明,2011年赴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猛增,且学生签证率提高到了96%以上,这种形势对于有志于前往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更多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

...

国考开幕 热度不减

10-1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报名工作16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国考”再次启幕。

  “国家公务员既体面,收入又有保障,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尤其是非常稳定,我把考国家公务员当成自己的最佳求职目标。”正准备报名的吉林大学学生于南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于南这样求职者还有很多。中国一家知名网站调查显示,选择报考公务员原因前三位分别是:福利待遇好,风险低,工作条件舒适,稳定;自己性格适合当公务员,并喜欢公务员的工作;工作难找,公务员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家网站的统计数据还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者确认参加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四成多的受访者承认已多次参加这个考试,这也意味着今年的“国考”又是一次竞争激烈的大考。

  有专家分析,这次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招录,计划招录1.9万余人。虽然和去年的2万人相比有所降低,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点。加上今年“最难就业年”的客观因素,报名参加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应该不会低于去年,甚至还有可能超过。

  近年来,“国考”热度一直不减。中央国家机关自1994年开始首招公务员以来,报名人数不断创出新高,从2004年的12万人激增至2011年的141万人。去年“国考”时,中国各地的97万报考人员同时走进考场,竞争约2万个国家公务员职位。

  于南表示,要想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拿到面试名额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国考"行政能力测验科目要考数学和逻辑,而我大学学习的是文科,很多数学公式都已经忘记了,逻辑根本没有学过,但是仍旧想试一试,就算考不上也不后悔。”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小张也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属于就业时期的重头戏,身边的人都有打算考试的准备。“总之要硬着头皮考一把,万一考试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呢?”

  虽然社会公众普遍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趋之若鹜,然而实际上很多已经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优势。“其实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并不是像人们平时想的那么清闲。”工作已经三年多的国家公务员孙先生说。

  孙先生认为,这些年,中国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首选当公务员的不在少数,然而大学生并不都适合在机关工作,尤其是那些创新意识比较强的人应该多到社会大舞台上闯一闯,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还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主管机关一直在强化基层导向,规定省级以上机关只录用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这一政策把许多应届毕业生挡在了报考公务员的大门之外,加之招考政策的微调,在一定程度上对求职者,尤其是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参加“国考”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是去年报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占仁认为,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究生,抑或是留学,对于中国求职者来说都只是一种选择,但是求职者事先都要想清楚自己未来规划是什么样的,看看这些选择能不能让自己离目标更进一步,切勿盲目随大流。

  推荐访问:

  2014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

...

怎样消除公考热度

10-25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将于今日18时截止。截至23日17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百万考生通过报名审核,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接近“四千挑一”。(10月24日中新网)

  素有“中国第一考”美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历来都是“考碗族”狂热的对象。“众星捧月”虽遥不可及,但不考等于失去了机会。正是大多数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四千挑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见怪不怪了。

  “公务员热”原因何在?一方面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就业者不容易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另一方面是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公务员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交通补贴等这样那样的补助,无疑对就业者是很大的诱惑。

  “公务员热”是好还是坏?从积极方面来说,更多的人报考公务员,有利于选拔出优秀人才,整体上提高队伍的素质,有利于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兼优的队伍。同时,公务员的招考方式也体现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弊端上看,如果大量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不断涌向政府机关,那么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单位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人才就相应的少了,人才分布的均衡性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发展。

  事实上,“公务员热”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困扰。国以才立,政也才治。要合理分配和利用高素质人才,有必要对当前公务员考试降降温,树立一个恰当、正确、科学的导向。首先要深化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竞争和淘汰机制,打破终身制,打破“铁饭碗”,让公务员“能进就能出”,让那些缺乏实际能力、拼搏创造精神的人不再抱有幻想。“公务员聘任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其次要引导就业者的就业观。要打破“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行业观念。引导就业者不是找最好的,而是要从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兴趣出发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拓宽就业视野,调整好就业方向,不断的寻找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再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技术岗位都能保障就业者的福利待遇,让公务员的良好福利在其他行业也能享受到,甚至比公务员还更好,那么公务员报考火热的现象也将逐渐淡去。

...

英国辍学率节节攀升

04-01

标签: 英国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的数据显示,去年有多达三万多名本科生辍学,同比增幅高达13%。

去年辍学的本科生人数为31,755人,首次突破三万大关。

在排名较低的大学里,第一学年的本科生辍学率高达20%。比如英格兰的博尔顿大学(University of Bolton),首个学年辍学率为21.4%。

此外,预计有多达45%的大学学生未能完成学业。

为了提升大学学生的毕业率,政府投入10亿英镑的巨资,这让人担心这些钱都打水漂了。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第一学年辍学的比例为8.6%,高于前年的7.9%水平,大约21.6%的学生未能完成学业。

表现最差的是苏格兰高地和岛屿大学(University of the Highlands and Islands), 去年学生辍学率高达32%,只有大约48%的学生能完成学业。

另一方面,剑桥和圣安德鲁大学表现最好,去年仅有1.4%的学生退学,牛津大学的这一比例为1.4%。

辍学率高与去年申请英国大学的学生人数激增有关,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之英国大学开征高学费,导致大学申请人数增高。

不过,即便考虑这一因素,辍学率升高幅度还是令人担忧。

人们担心,开征每年最高9000英镑学费后,辍学率还会继续攀升。

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UCU)秘书长萨利·亨特(Sally Hunt)说,不少学生为了贪图便宜的学费,选择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大学,结果达不到要求导致辍学。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尽管英国大学的毕业率在全球范围来看不错,但仍需要继续努力,减少肄业学生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