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栏目,提供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汇​总​(含解析)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II 浙江卷 重庆卷
安徽卷 北京卷 福建卷 广东卷
湖南卷 江苏卷 江西卷 湖北卷

2014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题全国大纲卷(含解析)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高考 分数线预测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查询网址汇总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山东卷(含解析)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试题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 “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

2014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题四川卷(含解析)

 

  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人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亦有眼,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透过诗眼,可以窥见诗人神府,可以因此许多画家都很讲究点睛,把握诗歌的精魂。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高考 分数线预测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查询网址汇总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天津卷(含解析)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天津卷)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动静结合。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高考 分数线预测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查询网址汇总

2014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题辽宁卷(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题组织答案时要多用积累的专业术语、多参照高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模式——这首诗采用了某某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某某意象)的(某某)特点,表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情感,起到了(某某)作用。每鉴赏完一首诗后,务必要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纸上再写一遍,然后再次核对。此举对提高考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答案] (5分)词句采用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对诗歌鉴赏手法的考查,考生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角度思考,答题时要先总述后分析。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6分)

  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默默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题干中给出了两个理解角度,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答。组织答案时,可分两步,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句来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自圆其说。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湖北卷(含解析)

 

  根据近5年高考所选唐宋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精选题,模拟答题。应特别关注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的“写景叙事”诗以及表达技巧上与高考题类似的唐宋诗词。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学科,网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解析】本题属于诗词鉴赏中的“一字领全诗”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先总述诗中是“如何体现”的,也就是关键方法,然后结合诗句逐一分析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4年高考 分数线...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江苏卷(含解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规律:“有什么效果?”是从如何有效地表情达意角度设问。高考古典诗歌的鉴赏从这一角度设问,一般都停留在某诗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怎么好”的层面,或评价传神的某字或关键的某字(炼字角度),或赏析某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或就不同观点评点等等。回答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技巧+表现内容+表达效果”。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江苏卷)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 “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评点】关于情感变化的题型,江苏已经命制几次了,最为典型的是2009年命制的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一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如此题型,应给予学生好好地训练。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 “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评点】此题亦是好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信息的捕捉能力,如果连这点能力尚且缺乏,那就无甚言语了。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广东卷(含解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规律: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是从理解诗歌意境角度设问。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简单地说即是“境”加“意”。具体答题步骤可简化为:“形象+特点+意趣情感”,即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景物),②概括景物的特点(一般用双音节词概括),③分析表现的意趣情感。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答案】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D。鉴赏材料选自我国清代著名词曲家万树的《望江怨·送别》。

  万树(1630-1688),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戏曲文学作家。万树少年时即遭变乱,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历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终以怀才不遇,忧郁积劳成疾,拜辞吴兴祚回乡,不幸病死于广西江舟旅途中,终年仅58岁。

  万树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曲家,词曲风创新,硕果累累,其新编的《词律》对中国词坛的贡献尤为巨大,影响深远。

  万树送别词最突...

2014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题福建卷(含解析)

 

  从近几年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来看,题目难度不大,充分体现了“浅显”这一特点。但考生得分却不太理想,这除了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缺失之外,也与平时复习训练中对学生扣题作答指导不力有关。更多有关2014高考语文的信息可登录出国留学网语文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案】

  (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 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1)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入手,注意反复手法。(2)将诗句与王维的“月出惊出鸟”这一名句对比鉴赏,降低了答题难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4高考真题栏目精心推荐:

  2014全国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