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句式例解的相关文章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句式例解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 [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句式例解的相关文章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倒装等)和含有关键性词语的句子给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在此将其系统地归纳如下。 一、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为动、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例解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 实用类文体阅读之新闻

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2、学会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教学过程: 考纲分析: 2008年高考考纲明确表明,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D层级的鉴赏评价( 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

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名句名篇默写均有涉猎,而每年考生做这类题竟然失分颇多,得分只在半数左右,更有甚者要求默写的句子都写上了,却得了零分。究其原因,并非没有背过,而是默写时个别字写错了,以至于整个句子的默写不能得分。给你以下几招,以便在高考默写中稳操胜券。 一、 字形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技法点拨 一、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

(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借景...[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高考阅读题解题方法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鉴赏古诗词形象

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形象,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可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是现实中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一般的咏物诗常借助这种形象,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而这些形象就成了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如: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作者以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高考资源网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一、吃透考纲。 就是知道高考现代文阅读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我们的复习资料说得很清楚了:分为6个方面,就是6大考点。一般就是按照这6个点设置的。在此,不再赘述。 二、把握命题规律。 近年来所选材料突出体现以下特点:1、选文多具有浓郁的文学性、哲理性,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2、选文多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的散文。3、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多为抒发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 查看全文 ]
2012-03-2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人力资源述职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江苏省高考总分 高考的总分是多少 2015高考一本分数线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 河南高考加分政策 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
热点推荐
大学生就业 征集志愿 高考语文真题 艺考成绩查询 高考新课标英语 高考心理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高考报考指南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高考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