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释义方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释义方法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意的理解,辐射面广,分值高,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介绍几种常见文言实词释义的方法: 1.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意。例: (1)(2010·北京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终不复言 复:回答 此句中的“复”,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的“复”,可以判断应解释为“再”,而不是“回答”。 (2)(2009·江苏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妻子”一词让我们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可知“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应该译为“妻子儿女”。 2.根据字形特点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音、形、义通常有联系。可以根据形声字来推断其意义,也可以根据会意字的几个组合部分加以推断。如果句子中的某个词语按照它本来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考虑它是否通过字形的相近或读音的相同相近代替了另外一个... [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释义方法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虚词顺口溜

周道宝 同学们的文言虚词学习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掌握得不全面,二是时间一长便模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将文言虚词用法编成有意义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就比无意义的枯燥的条条杠杠的好记多了。一旦背下这些顺口溜,该虚的用法便终身不会忘掉。 1、而 口诀:而你像并蒂莲,因羞却成假。 口诀解释: “而”是该虚词“而”,顺口溜必带之,下同; “你”表示可解释为第二人称代词,如“”; “像”表可解释为动词“像”,...[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复习策略

谢 实 江苏省扬州中学 高三语文教师 中高考名师团成员 2010年各地语文高考题中,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是重点考查的语言点。考虑到市直大多数学校语文教学专题复习也刚刚开始,所针对的内容也主要着眼于语言基础知识,在现阶段对学生进行大量文言语段的阅读训练现实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学生的文言功夫又必须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磨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了以下一些办法: 一日一题, 培养文言文的熟悉感 准备...[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考题突破口

本文来自试题调研《高考真题360°全解密》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准确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突破口。如何从今年的高考试卷中明确科学的复习方向,如何以一道高考题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下面的讲解将一一为您解答。 真题1(2009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掌握文言实词含义

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一是文言实词数量多,用法灵活,涉及内容很广,如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二是实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很大,虽然我们现在也用同样的词,但是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在学习文言实词时既不能“以今释古”,也不能“就古论古”,因此学习好、掌握好文言实词对于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应该探寻很实用的方法,既能做到事半功倍,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既是高考的要求,...[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文言实词词义理解

庄平悌 文言文阅读的难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 如,2011年浙江卷中“贞观初,第明经”,句中的“第”,可以组成“第一”、“府第”、“门第”、“等第”、“及第”等词语。“第一”表示序数,显然不对。“府第”、“门第...[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应试方法

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2005年《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D。 这些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高考试卷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一、命题特点 (一)近几年命题特点...[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真题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与鉴赏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大内容,其中的“重要词语”就包含运用比喻、借代、反语、双关等修辞格的特殊词语。 例8(2006年江西卷18)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 (1)童话 解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对重要词语的理解,“童话”一词在原文段落中是指当人们一斧一斧砍光森林,森林消失之后,人们回忆中茂密的森林就像一个...[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哪些题目要利用修辞知识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纲的一个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较大,涉及的面也很广,但很多考生并不重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甚至在高考复习时把它排除在外,认为这不是重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且不说修辞手法的使用对写作的作用,单从语言表达与阅读鉴赏上看,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以下几类题目需要利用修辞知识。 -仿写题 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仿...[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巩固练习

探究解题新思路 一、探究命题方式 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运用,下面就近年来常见的考查方式加以分析。 第一种类型:客观选择题 运用修辞的基本知识,辩识辞格或判断其表达作用的分析是否恰当。这类题型近几年出现并不多。 ⒈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研习1 (2005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修辞考点案例探究

●难点磁场 [试题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 查看全文 ]
2012-05-0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专项资金审计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专科录取分数线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高考励志名言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一本分数线 高考第三轮复习 高考历史真题 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第二轮复习 高考数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