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2陕西中考语文卷点评:回归课本是核心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陕西中考语文卷点评:回归课本是核心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同去年相比,2012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难度略有下降,题量适中。试题题型由“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和“写作”四大板块构成,和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基本一致。 一、内延学科基础,外化综合拓展 积累运用板块,题型稳定,稳中有变。一是在延续了去年考查汉字“音、形、义”基础上,开卷就强调了规范性书写,突出了规范书写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二是综合性学习板块,延续了去年的传统文化的主题,考查了“书法”,又是透过传统文化的外延包装考查了学生的规范性书写、仿写等等综合能力的内核。 二、持续文化熏陶,回归对比衔接 纵观2009、2010、201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都高举着弘扬陕西文化地域特色和传承浓厚文化底蕴的大旗,彰显时代和人生的精神,关注生活,讴歌人性的真善美。今年的现代文阅读的《司马祠》介绍了陕西的地域文化,对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相较于去年的《紫阳腰》,在难度上有所降低。 古文阅读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理解能力、推断能力的考查,不同于去年的是今年在阅读材料上出了两篇写景古文,课内一篇,课外一篇,通过对比阅读来考查学生对于学生对于实词、虚词... [ 查看全文 ]
2012-06-26

专题推荐:

2012陕西中考语文卷点评:回归课本是核心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诗经》两首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4《诗经》两首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包括《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愚公移山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3愚公移山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愚公移山》 一、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2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曹刿论战 2

之一 一. 题解: 1. 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及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 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曹刿论战 1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1曹刿论战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曹刿论战》 一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9鱼我所欲也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鱼我所欲也》 一、文章内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孟子》二章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8《孟子》二章 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寡( ) 夫( ) 域( ) 戚( ) 粟( )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pàn 叛,背叛 二、解词 人和 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 域:限制。 固国 固:使……巩固。 失道 道:天道,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公输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7公输 之一 第一部分 《公输》是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关于作者: 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音乐之声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6音乐之声(节选) 本文节选自《音乐之声》电影剧本的开头部分。《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的音乐故事片的杰作,音乐故事片是以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它一些地区和国家,早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剧情的大概内容,解决生字、生词。 一、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峥嵘()山颠()山麓()涟漪() 遐思()伫立()...[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枣 儿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5枣 儿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围绕着"枣儿"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本文的大概故事情节。 一、掌握下列词语。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竹匾(  ) 掸去() 囫囵() 咀嚼(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滋味 踌躇:犹豫不...[ 查看全文 ]
2012-06-25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2014年陕西教师招聘 2014陕西教师招聘 陕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陕西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2012高考人数 陕西异地高考 2015陕西高考试卷 宁夏2012年高考试卷 2011高考语文安徽卷 2012江苏高考理综 2012年海南高考化学
热点推荐
中考科目 中考满分作文1500字 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生物真题 中考家长 中考知识点 中考模拟试题 中考考点分布 中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