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皇帝制度的特点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皇帝制度的特点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皇帝制度从初创到逐步完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皇帝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秦统一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自此,五行相克的学说便成为新王朝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又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原则。侮君轻君即等于侮神轻神,是理应受到诛灭的。所以,当时一般社会意识,总认为皇帝就是真龙天子,是秉承天命的圣哲,皇帝本人更大力宣扬,凡登上皇帝宝座,便是“奉天承运”,成为皇天上帝授权处理人间政事的最高代表。“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这些帝王总是有“龙德在田,奇表见异”,他们夺得皇帝宝座又是“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也”等等。这一切说教都是为了论证皇帝权力理应独尊无二,皇帝理应成为天下的“至尊”,皇帝之上除了有一个虚无飘渺而又人格化的“天”以外,再不容许有敢于超越或干扰其权力的任何事物存在了。 第二,为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秦统... [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皇帝制度的特点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将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人(今陕西铜川)。生卒年不详,始皇帝时期将领。少年时喜好兵法,后来奉事秦始皇帝。其子王贲,继承父亲之志,也是始皇帝统一六国时的一名著名将领。秦二世时,父子均卒。王翦孙王离继承爵位,后被项羽所擒。王翦及以下三世均为秦将。 最早记载王翦的战役是发生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当时,王翦率军攻打赵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论秦之亡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王朝的秦王朝,从始皇嬴政平灭六国(公元前二二一年)立国至三任帝嬴婴投降刘邦(公元前二零六年)国灭,立国仅十五年。而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兵(公元前二零九年)至秦王朝覆没,居然只用了两年。这对于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王朝而言,其灭亡之迅速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那么,秦王朝的迅速灭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正如野鬼在前面的几篇介绍秦王朝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嬴政所开创的秦王朝实际上是中国封...[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帝国的社会分层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影响是最大的。秦始皇时,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又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作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秦朝开始的陵区附近设置城邑,并以陵号来命名。比如秦始皇所建的丽邑。同时,秦延续了建造用于祭祀的建筑的作法。秦始皇...[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朝时皇帝名号的由来及制度

“皇帝”这一名号,创始于秦始皇,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六个朝代皆短命怪不得秦始皇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在南京定都。但奇怪的是,只要是在金陵定都的政权,无一例外的“短命”(明朝后迁都例外)。长期以来,解释这种现象并影响巨大的一个传说称,当年秦始皇东巡浙江经过此地,觉得金陵地形有王者之气,他怕后世有人来跟他的子孙争夺江山,便叫人掘断连冈,泄掉金陵王气。虽然只是传说,但这种说法在南京民间流传甚广。近日,南京古代史...[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政绩览

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 始皇出生於赵国邯郸名为赵政 秦昭王五十六年, 始皇及母回赵国 秦始皇元年, 始皇年十三登秦王位,秦击取晋阳,做郑国渠 秦始皇四年, 七月,天下皇虫害,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秦始皇五年, 蒙骛攻取魏酸枣二十城,初致东郡 秦始皇六年, 五国联军攻秦 秦始皇十三年, 桓齮定平阳宜安,韩派韩非来使,李斯毒害死,韩王请为臣 秦始皇十五年, 兴军至邺,军至太原,攻取狼孟 秦始皇二十四年...[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未尝不致力维护政权

秦始皇未尝不致力维护政权,然秦王朝卒不及十五年而已,原因何在? 秦统一六国後,致力於维系大一统面.秦始皇有鉴於战国末年局势之混乱,首以法家集权代替诸侯均权,以巩固中央之权力;以严刑峻法代替松散礼治,在法,术,势并行下压倒臣民,提高君威.在此治国方针下,秦初的政教文化,国防建设上颇有治世之兆.尽管如此,秦由建立王朝至覆亡,前後亦不及十五年.追溯其故,秦政以法家思想为基石,是以成就其统一大业,同是亦造...[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玉玺考

中国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个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所谓“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否则只能是草鸡大王而非真龙天子。 历史前移,我们从春秋时代说起。春秋时的楚国有个采石的...[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传国玉玺漫谈

民族所 邸永君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 查看全文 ]
2012-11-1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麻疹疫情日报告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热点推荐
中考准考证号 中考话题作文题目 中考资讯 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中考压轴题 中考数学答案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满分作文1500字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