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亮南征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亮南征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南征,是诸葛亮治蜀的一个重要政绩。在这次征战中,诸葛亮把军事行动与政治斗争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并成功地运用“攻心为上”的政策,胜利平定了南中叛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蜀国的南中地区包括四郡,即越靣靣、益州、永昌、牂牁,指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这里除了住有汉族外,还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彝”。秦汉以来,由于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经常发生反抗活动。刘备占据益州后,为了稳定蜀国的政权,根据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的方针,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但是南中的豪强地主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却利用民族矛盾,为了割据一方,举行武装叛乱。 后主建兴元年(223年),益州郡(今云南晋宁)大姓雍闿,杀太守正昂,又缚送继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以换取孙权的支持。孙权即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互为声援。雍闿又诱永昌郡人孟获,使之煽动各族群众叛蜀。紧接着,越靣郡(今四川西昌)的叟族首领高定元、牂牁郡(今贵州西部)太守(一说郡丞)朱褒,并皆响应,相继叛乱。 南中叛乱是蜀国于夷陵被孙吴打败之后面临的又一严峻局面,其时刘备刚死,后主刘禅即位,政权不稳,加上孙吴、曹魏威胁在外,形势十分危急。但辅佐后主的诸... [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亮南征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亮北伐曹魏

兴师北伐,以攻为守---诸葛亮北伐曹魏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虽然在魏、吴、蜀三国并立中,魏国最强,蜀国最弱,但在这场战争中,诸葛亮指挥的蜀军曾给魏国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和震惊,却又因失误和客观条件限制而撤军,这里有双方力量对比的问题,又有谋略的运用问题,其间的诸多经验和教训,仍有借鉴的价值。 北伐曹魏,统一中原,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最终目标。当时诸葛亮...[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魏灭蜀之战

迈开了统一中国的重要一步---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魏能灭蜀,在于前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优于后者,但战场上的胜负,又与双方的指挥、谋划直接有关。 三国后期,魏、吴、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渐趋崩溃。其中,魏国自明帝曹睿死后,齐王曹芳为帝,大权旁落在司马懿手中。司马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势力,笼络士族,并经过几次...[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晋灭吴之战

三国历史自此结束---晋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晋具有各方面的优势,但仍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严密部署,终于迅速取胜。弱小的吴国面对强敌,反而轻敌大意,毫无有效全面的防备措施,结果一败涂地。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的灭蜀,使司马氏势力进一步加强。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死,子司马炎嗣相国、晋王位,继掌魏国朝政。同年十二月,司马炎废魏...[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分归晋

西晋短暂的统一---三分归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通过混战兼并,最后形成魏、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司马懿是魏国最有才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足智多谋,通过对吴、蜀的战争,他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事大权。然而遭到曹爽的疑嫉,迁为太傅,剥夺了军权。嘉平元年(249年)他发动政变,翦除曹氏势力,于是魏国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氏之手。他死后,其子师、昭相继执政。魏国在司马懿父子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司马昭为了取代...[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八王之乱

祸起萧墙,自我毁灭---八王之乱 西晋惠帝时(291—306年),在统治集团内部,即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八个诸侯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最高权力,发生了一连串的相互残杀和战争,历时16年之久,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这场恶斗,虽然爆发在惠帝统治时期,可是祸根子却在其父晋武帝司马炎实行的分封制。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认为,自己能够从曹魏手中夺得政权,当上...[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永嘉之乱

决定了西晋覆灭的命运---永嘉之乱 从古至今,很多国家都受到民族问题的困扰,中国的西晋王朝(公元265年-316年)更因内部的民族纠纷而走上覆亡之路。 从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胡十六国的分裂

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五胡十六国的分裂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晋北伐

屡屡兴师北伐,每每功败垂成--东晋北伐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祖逖、桓温、刘裕三人的先后北伐。 首先北伐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西晋末年北方大族,曾与刘琨同...[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淝水之战

决定东晋和前秦命运的决战---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大决战。在这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中,仅有八万人马的东晋军队临危不乱,利用前秦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前秦军队战术部署上的不当,大破其九十万大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公元316年,在内乱外患的多重打击下,腐朽的西晋王朝灭亡了。随之而来的,是出...[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参合陂之战

北魏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参合陂之战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逐步强盛起来。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先后在黄河两岸和北部中国建立起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公元384年,慕容垂恢复了燕国,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什翼键之孙拓跋(王圭),定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为了称霸北方,两国互相残杀。魏燕参合陂(今阳高西)之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北魏和...[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 中考数学答案 中考记叙作文 中考题库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作文技巧 中考物理题库 中考生物试卷 中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