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宗泽东京保卫战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宗泽东京保卫战

迟滞金军南下,为南宋建立赢得时间---宗泽东京保卫战 宗泽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南下侵掠宋朝。这年十月,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两路金军计划在宋朝首都开封会合。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向南逃去。金西路军在太原遇到军民的坚强抵抗,无法前进。东路军南下包围了开封。 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屈辱求和,答应赔款割地。李纲等认为应采取进取之策,皇帝应“亲政”。钦宗先后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等,全面负责首都开封的防务。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准备了足够的防守器械。同时在城的四方的每方配备正规军1.2万余人,还有辅助部队,保甲民兵协助。组织马步...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宗泽东京保卫战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柘皋之战

乞和免战,先胜后败---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淮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金军统帅兀术在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开始点检粮草,调集兵马,准备以重兵南侵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贞观之治

显赫于青史,影响于后世--贞观之治 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武功鼎盛、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史称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当时摆在唐太宗君臣面前的是一副混乱景象。由于隋朝末年连年的战乱,造成了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文化衰退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终于...[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开元盛世

大唐辉煌盛世的巅峰---开元盛世 我们习惯上将一个美好的时代称为「黄金」时代,皆因黄金是贵重的宝物。这种时代亦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例如汉武帝的盛世,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一741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社会经济和国力发展臻于极盛的时期,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使唐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安史之乱

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这次叛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起,到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兵败止,前后长达8年之久,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最后虽然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但也因此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权,保卫边疆,实行府兵制。府兵一般征自“高赀...[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藩镇割据

统一国度里分裂割据---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力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一共设立了9个节...[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永贞革新

昙花一现的改革---永贞革新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武则天时期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从此走上下坡路。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赫赫王权转到宦官手中,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这两个恶疾附着在唐王朝身上,难以根除。总的说来,唐中期以后的皇帝多是庸人,虽然有个别皇帝曾在...[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李愬夜袭蔡州

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李愬夜袭蔡州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朝州县,势孤力单。十月,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以严缓为蔡、申、光招抚使,决定对淮西...[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甘露之变

不甘受制于家奴而进行的反击—甘露之变 纵观中国历史,宦官擅权的情形在东汉、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而唐朝尤有特点:连天子的废立也常常由宦官来决定。从唐穆宗起,唐代有九个皇帝,其中穆宗(821~824年在位)文宗(827~840年在位)、武宗(841~846年在位)、宣宗(847~859年在位)、懿宗(860~873年在位)、僖宗(874~888年在位)、昭宗(889~903年在位)七个皇帝为宦官所立。...[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牛李党争

唐代后期连续四十余年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牛李党争使...[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会昌灭佛

教派斗争在党争的淤涡中浮沉---会昌灭佛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毁佛活动。 “会昌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的地位的斗争的结果。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入时期,东晋南...[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安全保卫协议书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考场查询 中考物理真题 中考知识点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优秀作文 中考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