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最高潮---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其父王益做过几任州县长吏,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庆历四年(1044年)进士第四名及第,其后在扬州、鄞县(今浙江宁波)、舒州(今安徽潜山)、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不仅使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宋朝社会普遍性的贫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由此王安石进一步认识到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机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在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分析了宋朝内忧外患交织,财政日益困穷,风俗日益败坏的形势,提出了变更天下弊法及培养大批适应变法革新需要的人才的迫切性。要求宋仁宗以汉、唐两代王朝的覆亡为前车之鉴,果断实行变法。他还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思想。这封言事书受到了一般官僚士大夫的称赞,却没有从最高统治集团中得到任何反应。 治平四年(10...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江起义

梁山聚义,有始无终---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末期,朝政腐败,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农民苦于繁重赋税盘剥,致流离失所。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旋率众攻打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益都),转战于青、齐(今山东省济南)至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方腊起义

漆园誓师,名垂青史---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是爆发在北宋末年的一次农民战争。 北宋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宋徽宗赵佶和“六贼”蔡京、王黺、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结成最反动的集团,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自己则过着纵情声色,荒淫无耻的生活。1114年宋徽宗修建延福宫、万岁山,耗尽人力物力。 他还崇信道教,宫观遍天下,广占土地。为在宫殿林苑中布置各种奇花异石供其玩赏,特派朱勔等在苏州特设一个“应奉局...[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女真族建立金政权

起自靺鞨,驰聘中原---女真族建立金政权 建立金政权的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北方民族之一。它的远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远,当时称作肃慎。这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在两汉时称挹娄,在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到辽宋对峙才被称作女真。他们的活动地区包括了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征服北方诸民族,女真族即是其中之一。耶律阿保机为了削弱女真族,曾将其中数千户强宗大...[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靖康之耻

不思抗敌,北宋灭亡---靖康之耻 12世纪最初的25年,是宋徽宗统治的年代。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昏君。他以蔡京为宰相,同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勔、李彦、高俅等人结成反动的统治集团,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农民革命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宗泽东京保卫战

迟滞金军南下,为南宋建立赢得时间---宗泽东京保卫战 宗泽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柘皋之战

乞和免战,先胜后败---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淮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金军统帅兀术在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开始点检粮草,调集兵马,准备以重兵南侵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贞观之治

显赫于青史,影响于后世--贞观之治 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武功鼎盛、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史称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当时摆在唐太宗君臣面前的是一副混乱景象。由于隋朝末年连年的战乱,造成了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文化衰退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终于...[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开元盛世

大唐辉煌盛世的巅峰---开元盛世 我们习惯上将一个美好的时代称为「黄金」时代,皆因黄金是贵重的宝物。这种时代亦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例如汉武帝的盛世,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一741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社会经济和国力发展臻于极盛的时期,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使唐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安史之乱

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这次叛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起,到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兵败止,前后长达8年之久,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最后虽然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但也因此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唐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权,保卫边疆,实行府兵制。府兵一般征自“高赀...[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藩镇割据

统一国度里分裂割据---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力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一共设立了9个节...[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招生简章 中考话题作文题目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满分作文1500字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中考数学题库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家长 中考政治试题 中考满分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