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袁世凯复辟帝制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倒行逆施者必自食其果——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1915年12月12日发生,结束于1916年2月25日的一场闹剧。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是淮系军阀袁甲三的侄孙,是个绔绔子弟,曾两次参加乡试都落榜,1882年(清光绪八年),随吴长庆督兵赴朝鲜。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李鸿章保荐继任驻朝鲜商务委员,后以道员升调,留驻朝鲜全权交涉通商事宜。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其见局势严重,便请调回国。战后,袁以浙江温处道留京听候差委。他命幕友译撰《兵法》12卷,因缘层递荣禄,受到赏识。 甲午战后,清政府以湘淮军不足恃,有意改练新军,袁遂受到慈禧太后亲信荣禄的推荐,于1895年12月被派到天津小站接管“定武军”十营。袁以此为基础,并增募人员,编练“新建陆军”7000余人。1897年,清廷以袁练兵有功,提升为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1898年9月,维新变法运动在光绪帝支持下达到高潮。慈禧太后、荣禄为首的顽固派密谋发动政变进行镇压。维新派鉴于袁参加过强学会,懂外交,掌握军队,清光绪帝于9月16日召见他,特赏兵部侍郎,专办练兵事务。当局势危急之际,维新派要他“杀荣禄、除旧党”以助新政,他满口答应。但他回天津后,竟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登山之围

从此匈奴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白登山之围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匈奴都是困扰中原王朝的一个头疼的难题。而这种困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并且派遣大军收复河套以后,从某种程度上似乎减轻了。但是情况随着秦末农民战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匈奴进入强盛时期。秦末汉初,匈奴趁机重占河套地区,并经常下掠夺,威胁中原。汉朝建立以后,公元前200年,匈奴骑兵向南进攻。...[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毕其功于一役,终结北匈奴——东汉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东汉窦宪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战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止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汉军统帅窦宪统率汉与南匈奴联军,经3个阶段作战,终于彻底打败了北匈奴。 窦宪简介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权臣,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以外戚拜为郎,迁侍中,不久又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仓颉造字

中国文字的起源——仓颉造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幺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隋唐征高句丽

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数次征伐——隋唐征高句丽 从唐朝开始,来自东北方向的侵略,比起其它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就要致命得多。在隋朝的时候,中华帝国东北部崛起了一个地区强国——高句丽。高句丽强迫自己周围的一些小国家臣服自己,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霸主。不但如此,高句丽还插手中国的统一事业。这一切,都成为后来隋炀帝和唐太宗、唐高宗屡次征伐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王元进攻...[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尾海战

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惨痛的一页——马尾海战 马尾海战是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在福州马尾港袭击中国福建海军的一次作战行动。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福建海军在这次作战中全军覆没,写下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中法战争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急速转化,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更趋激烈。早在18世纪后期,在和英国争夺北...[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甲午平壤之战

中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甲午平壤之战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争夺殖民地和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为了推行称霸世界的既定国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邻近的朝鲜和中国,在1894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平壤之战就是战争初期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 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从...[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海海战

中国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黄海海战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按原定作战计划,准备在黄海寻歼中国北洋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海域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给中日战争尔后的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7月中旬,日本海军主力舰艇在佐世保军港集结,成立联合舰队(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编而成,伊东祐亨任司令官...[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山东半岛之战

北洋海军的终结——山东半岛之战 山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中经白马河前哨战、南帮炮台争夺战和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以威海卫海军基地的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没而告结束。 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军山海关,直逼直隶平...[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关条约》的签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到1895年3月(二十一年二月),历时8个月。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战争。 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其实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但他们找不到办法使日本同意停战。在战争进行了两个月的时候,慈禧太后重新...[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台湾军民的抗日之战,从1895年4月20日开始,到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府,历时6个月。他们团结一致,协同抗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哗然,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中考录取线 中考化学试题 中考录取查询时间 中考备考辅导 怎么查中考成绩  中考历史答案 中考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