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定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背景: 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制订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以此挑起侵华战争。 3、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4、重大事件: ⑴黄海海战(1894年),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牺牲 ⑵旅顺大屠杀(1894年) ⑶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反抗 5、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6、失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 7、评价: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时代要求 8、影响: ⑴对中国:①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社会上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⑵对列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在中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2.中国有有识之士的倡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中国化。 3.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兴建,近代文明通商口岸向内地辐射。 (二)表现 社会生活(服饰) 特点:既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社会习俗(断发、放足) 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1、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思想: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为“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代表作:《变法通议》 思想: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特点: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派别: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后同洋务派分道扬镳, 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5、作用: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 面起了启蒙作用。 5、局限: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洋务思潮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 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地主阶级开明派,学习西方器物,未能实践) 1、开眼看世界: ①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设译馆翻译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在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作用:启迪了先进中国人开眼...[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甲午战后即19世纪90年代后到20世纪初) 1、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客观条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3、企业和企业家:张謇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有: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1901年) ⑴内容: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④...[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从《水浒传》到《亮剑》

我们为什么不敢谈“日本威胁论”?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尽管当今中国民意“抗日”情绪高涨,但却很少能形成系统的、并且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日本威胁论”。 一面是西方与日本大唱“中国威胁论”,从利益和安全关切看,中国的确对他们构成了至少是潜在的威胁。而另一面,我们却如同鸵鸟一般,在讷讷自辩的同时,甚至羞于提及“日本威胁论”或“美国威胁论”,或者在慷慨激昂的口水抗日之外,对日本疏于进行冷静的研究和防范...[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历史上中日9大战争

历史上,中日的问题可以追溯到隋唐(在神话传说中要追溯到秦朝),尤其以唐朝关系最为紧密,那是中日双方主要是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来华,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学习唐朝,自唐后就有冲突,在历史上主要有下面几次: 1、白江村之战。660年百济受新罗与支持新罗的唐朝的围攻而灭亡,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援,日本应允出兵朝鲜。663年派遣23000名士兵渡海赴朝,与新罗-唐朝联军在白江村交战遭到惨败。百济灭亡,日...[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之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 查看全文 ]
2013-0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语文答案 军校录取分数线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理科大学排名 高考理综知识点 中国大学排名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山西省招生考试网 专业排名 高考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