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新文化运动背景和影响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新文化运动背景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②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准备。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⑤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性。 (2) 实质:延续了救亡图存的主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专制、要求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3) 影响:①宣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等级思想和纲要礼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场影响巨大的民主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④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⑤一些新文化倡导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非理性的态度。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新文化运动背景和影响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

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 1)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更担心辛亥革命会威胁其在华的实际利益; 另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一贯做法。 2)“严守中立”,积极扶植代理人 ①列强改变对华策略的原因: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认识到,公开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值一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很难协调行动。 ②列强选袁世...[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1898):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2、口号:“扶清灭洋” 3、评价:⑴“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 但容易让义和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⑵“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但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5、目的: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6、⑴失败...[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1895年)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 2、影响: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 情、民族意识; 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政 治民主化的探索; 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促使近代 知识分子的思...[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列强资本输出...[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定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背景: 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制订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以此挑起侵华战争。 3、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4、重大事件: ⑴黄海海战(1894年...[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在中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2.中国有有识之士的倡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中国化。 3.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兴建,近代文明通商口岸向内地辐射。 (二)表现 社会生活(服饰) 特点:既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社会习俗(断发、放足) 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1、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思想: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为“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代表作:《变法通议》 思想: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特点: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派别: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后同洋务派分道扬镳, 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5、作用: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 面起了启蒙作用。 5、局限: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洋务思潮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 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地主阶级开明派,学习西方器物,未能实践) 1、开眼看世界: ①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设译馆翻译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在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作用:启迪了先进中国人开眼...[ 查看全文 ]
2013-01-24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试题 二本分数线 高考报名系统 广西招生考试院 高考数学辅导 高考政治题库 浙江教育考试院 高考科目 高中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