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上半部分请点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安排:

  口算乘法: 3课时

  笔算乘法: 7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68-69页,练习十五1-3题

  目标预设: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看卡片视算)表内乘法若干题

  2、口答(看课件口答)

  30是几个十 800是几个百 100是几个十 90是几个十

  6000是几个千 500是几个百 4个十是多少 12个十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17个百呢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新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游乐项目,最后定格游乐项目价格表:

  旋转木马:2元 碰碰车:3元 急流勇进:6元

  登月火箭:8元 过山车:10元 水上摩托:80元

  水上快艇:40元

  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3、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把学生的问题算式归类板书:

  表内乘法一类 整十数乘一位数一类 整百数乘一位数一类 整千数乘一位数

  60x3= 200x7= 900x3=

  600x3= 2000x7= 9000x3=

  请学生观察说说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请列式计算的学生介绍自己计算的方法

  4、通过练习提炼算法

  看课件抢答:6x3= 20x7= 90x3=

  请算得特别快的同学介绍方法

  教师小结:计算整十、整百和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积,再看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看游乐项目价格表同桌相互提乘法问题,并列式计算。

  2、看卡片视算(算出得数后马上举手)抽生说得数,数学书71页第1题

  3、完成《课堂作业本》30页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图片内容是: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课本第70页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先请学生猜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

  2、同桌商量

  3、介绍解决方法

  4、教师小结:我们已经学国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因为8乘30等于240,所以8乘29的积比较接近240,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扩展引申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x6= 49x5= 218x4= 581x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用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景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估算例子。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 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8-12题

  目标预设: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流程: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1、看卡片视算,学生心里算出得数后马上举手,请一名学生说得数。(数学书第73页第8题,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算出括号里的数)

  2、理出几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卡片,请学生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

  3、请学生在算术本中写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

  4、写好后集体交流。

  5、在班级中调查每位同学各写出了几题,然后集体交流把算式写全的方法:一是从大到小地想。另一种思路是找对子。

  6、完成数学书73页第9题。读题后列式解答,注意单位。

  7、完成第12题。先口答,2个月、3个月、4、5、6个月分别节省多少元,再解决半年节省多少。

  二、估算

  1、看投影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2x5= 53x6= 77x8= 49x4= 61x7=

  38x9= 121x3= 287x7= 319x5=

  2、完成第10题。

  三、完成《课堂作业本》32页。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地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三维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例1的情景图。

  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乘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小棒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

  全班汇报。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思路)

  1、摆学具求得数。

  2、画图求得数。

  3、连加法。

  4、数的分解组成。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6、笔算。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习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

  5、乘法竖式也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学生介绍竖式的书写过程,学生一边介绍教师一边板书

  比较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和简便竖式,并说说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不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2,练习十七1-4题。

  三维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x3+6= 2x9+7= 6x8+3= 4x7+5=

  2、板演(与口算同时进行)学生介绍(笔算)

  24x2= 132x3=

  二、学习新课

  1、看主题图,一套连环画有18本,王老师买了3套。

  2、估算,王老师大约买了几本?

  3、要知道准确的本数,该怎样算?

  4、每个学生视算,把算法写在算术本上。

  5、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逐一板书。

  6、教师着重介绍竖式。

  7、学生完成“做一做”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的作业

  第1题先让学生估算,再选择两题用竖式计算。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2、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几题有哪几种算法.

  四、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今天学的跟昨天的有什么不同?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连续进位

  三维目标:

  1、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通过小组、全班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 谈话引入。

  你家订了哪些报刊、杂志?事先我请小红起草了一份家庭订阅明年杂志的清单。

  订阅2003年报刊杂志清单

  名称 全年出版期数 每一期的价钱(元) 订阅全年

  《儿童时代》 24 5 总价(元)

  《作文世界》 48 6

  《电脑爱好者》 12 9

  《读者》 12 8

  《旅游》 6 23

  (二) 探索多种算法、探究算理。

  1、 怎么知道订《儿童时代》的全年总价呢?

  2、 小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计算3本杂志的全年总价

  3、 各组交流汇报。

  采用口算的方法。

  摆竖式进行笔算。要求学生讲清算理,注意把竖式想的过程进行简化书写。

  提问1:在摆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明确书写格式)

  提问2:这个1表示什么?

  探究计算顺序

  (1) 请用喜欢的顺序,算《读者》的全年总价

  (2) 汇报

  提问1:为什么把6改成7?

  (3) 得出: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乘起,这个计算顺序更为合适。

  通过课件演示,突破“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难点。

  注意其他的算法。如:巧算。

  (三) 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

  1、 请用合适的方法,独立计算剩下的几本杂志全年总价。

  2、 请不同算理的学生板演。

  3、 校对。重点指导:积个位的0不能漏掉;个位满30要向十位进3;十位满10要向百位进1。

  4、 反馈全班的正确率。(做对一题给自己加颗星)。教师重点了解没有得到星的,给予个别指导。

  5、 归纳: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位,口算容易错,一般用笔算。

  (四) 联系生活,巩固延伸

  1、联系生活举例。

  2、自己列式计算137乘6和“做一做”

  3、独立做80页第4题。

  (五) 小结。

  1、 出示课题

  2、 说说注意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79例4,练习十八第5、6、7题。

  三维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小组、全班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学校总务处要为我们1、2、3、4年级同学订购算术簿。如果每个同学订一本,你能把总务处的老师算算,每个年级各需要多少钱?

  年级 人数 算术簿单价(单位:角) 总价

  一 236 5

  二 285 5

  三 328 5

  四 391 5

  二、探索算法,探究算理。

  1、怎么计算一年级算术簿的总价?

  2、学生独立试算。

  3、小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汇报。

  摆竖式进行笔算。要求学生讲清算理,注意把竖式想的过程进行简化书写。

  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乘起,这个计算顺序更为合适。

  5、请用合适的方法,独立计算剩下的几个年级算术簿的总价。同桌介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任选两题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第2、3题,同桌校对。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上的例5~例6

  三维目标: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新课

  1、教学例5:呈现3幅图。

  (1)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2)七仙女到蟠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桃子。

  (3)课本第83页主题图。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

  2、教师提问:想一想,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 ?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 ? 板书:0+0+0+0+0+0+0=0

  0×7=0 7×0=0

  想一想:0×3=□ 9×0=□ 0×0=□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

  3、练习:“做一做”中的四组题。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4、呈现例6的主题图

  教师提问: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生命在于运动)

  小精灵提问: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怎么列式?

  教师提问:你能先估算积大约是多少吗?

  让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算法一:500×3=1500 算法二: 5 0 8

  8 × 3=24 × 3

  1500+24=1524 1 5 2 4

  教师提问: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

  5、练习:(1)课本第84页“做一做”中的三题。出国留学网

  (2)小博士出的思考题:猜一猜,205×4和502×4两道算式中,积的哪些数位上是0?为什么?

  (3)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列成竖式) 有什么不同?并计算出结果。

  A: 138×4 108×4 B: 102×3 109×3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因数乘这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这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题: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 学生读题后列式尝试计算,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教师启发下得出:280× 3

  (3) 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另一个因数去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把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集体订正时,先让学生看两个竖式,说明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并用虚线表示因数右面的0最后再落下来。然后提问学生:用一般方法计算和用简便算法,结果一样不一样?(两种算法结果一样。)

  教师接着出示 2500×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同时让一二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然后再让学生看两个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先用因数去乘这个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然后教师着重强调: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因数要写在另一个因数末尾的0 前面一位的下面,这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为了表示清楚,可以用竖虚线把这个因数末尾的0分开。

  2.做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第2题。

  3.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用坚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第十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88页

  三维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练习二十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坚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2、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用坚式计算,后把得数填在表格中。

  3、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过来

  208×4=8032 350×6=210

  2 0 8 3 5 0

  × 4 × 6

  8 0 3 2 2 1 0

  学生先检验,后交流错的原因,最后独立订正。

  4、第6题:学生读题后理解题意,尝试列式并独立解答。

  5、第8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81+982+983+984+985+986+987

  = 984×□

  = □

  启发学生想出互补的方法,然后完成。

  6、总结练习情况,质疑问难

  第十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

  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200×4    500×3   140×2

  1000×5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口算第3 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算得快。然后再让学生做一些口算题。

  二、笔算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247×6= 315×5= 520×6=

  380×9= 306×3= 806×7=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教师再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哪几点。

  提问:哪道题有简便算法?谁用简便算法计算了?对能自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加以表扬。

  三、应用练习

  做整理和复习中的3道题。

  1、先让学生读题,再总体看看哪题可以估算,哪题可以口算,哪题可以笔算。

  2、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做法进行适当的讲解。

  四、总结全课。

  第十二课时 复习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

  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后再次练习,使所学的知识更巩固,进一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60×7= 700×6= 400×8= 56÷7= 34+8=

  92-6= 72÷9 = 48+9 = 71-3= 53-7=

  二、练习第二题

  1、学生读题,理解两动物之间的关系。

  2、学生独立解题

  三、填表

  1、 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学生交流。

  2、 完成表格。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9+2=11 □×9+□=111111

  12×9+3=111 □×9+□=1111111

  123×9+4=1111 □×9+□=11111111

  □×9+□=11111 □×9+□=111111111

  这题比较难,如果学生一时发现不了规律,教师可以引导一下再做。

  五、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 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连续乘 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比赛,看谁用 3分钟全做完,并且算得对。然后再变换比赛方式,进行两个小组的对抗赛。教师出题后,3 分时,看哪一个小组全算完的人多,全对的人多。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

  (三)教学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一)

  教学内容:例1、例2,做一做1,练习二十二1、2。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大小

  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4块月饼。

  1、把这4块月饼分给2个同学,可以怎样分?如果要分得比较公平,怎么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5、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还有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 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 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

  的折法。

  3、 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一题。

  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直观看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

  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2、完成《作业本》43页1、2、4、5、6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几份之一(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例3,“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二的第3、6题。

  三维目标:

  使学生通过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大小,初步认识分子都是“1”的分数也有大有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4张。学生再准备3张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分数。指名让学生说几个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指名让学生读出来。如,

  教师口述几个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指名两、三人在黑板上写出来,其他同学写在练习纸上。如,

  五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分之一

  二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七分之一

  然后集体订正。

  2.用纸折出几分之一。

  (1)让学生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另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折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然后用笔分别涂出表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部分。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教师先让学生把两张折好的正方形纸举起来互相检查,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并分别指出表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部分。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大张的涂好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正方形纸(如图)。然后让学生把折好的纸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2)再让学生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把两张纸分别平均折成4份和6份,再把4份中的1份和6份中的1份涂上颜色,表示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教师行间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教师先让学生把折好的正方形纸举起来互相检查,然后指名让学生演示折的过程,并分别指出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大张的涂好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正方形纸(如图)。然后让学生把折好的纸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二、新课

  1、观察比较

  让学生先看黑板上左边的两个正方形,让学生一齐回答,第一个正方形涂色的部分是多少,第二个正方形涂色的部分是多少。然后教师在正方形纸的下边分别写出“ ”和“ ”。

  提问:“从图上看,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呢?”

  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自己折出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比较一下,看这两个图,二分之一是哪一部分,三分之一是哪一部分,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思考后再提问“这两个分数中间应该添上什么符号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 > ”。

  然后再让学生看黑板上右边的两个正方形,让学生齐说涂色部分分别是几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分别写出“ ”和“ ”。

  提问:看这两个图,想一想 哪个大,哪个小呢?”

  学生书写。

  2、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93看例3。看图比较每一组图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在“○”里填上大于或小于号。然后集体订正。对做错误的学生要借助直观图,直接得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

  3、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四、课堂练习

  1、独立完成做一做2,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二第3题。

  3、完成《作业本》。

  第三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例4、例5,例6,做一做1、2两题,练习二十二4—7题。

  三维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圆形纸2张,教师准备一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例4。

  让学生每人拿一个正方形,把它平均分成4份,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 ,2份呢?”

  讨论:四分之二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体会 2/4与1/4相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尝试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学习例5

  示例5。把 1分米长的一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按要求写出分数。

  集体订正。

  说说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3、完成做一做1。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二十二4、5两题。

  2.教学例6。

  让学生拿出长方报纸条,教师带着学生折纸。先对折,但要使一头留出一段,然后把对折的部分再对折。最后,再把留出的一段折过来,并撕去多余的部分。

  折好后让学生把纸打开,提问学生:“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学生回答后,根据各自意愿涂出几份写出分数。

  同桌比较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分数的含义比较大小。

  完成例6涂一涂,比一比。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二、课堂练习

  1、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投影出来,以便学生检查。

  2、做练习二十二第6题。

  3、第7题。提醒学生:看清每个图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几份,空白的部分是几份,再填写图下面的空格。

  4、第8题。注意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思路。

  三、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的例1、例2、例3,做一做。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的)分数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用投影仪或卡片出示下面的填空练习,指名让学生回答。

  4/9里有( )个1/9 4/8里有(  )个1/8

  3/5里有( )个1/5 4/6里有( )个1/6

  二、新课

  1.教学例1。

  (1) 展示情景,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2) 组织交流,形成算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针对性练习,练习二十三第1题前两道。算完后,进一步提问学生:“加法计算前后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不变?”

  3.教学例2。

  (1)动态展示例2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图意。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算式。

  (2)交流形成算式,引导学生说算理,再填( )。

  3、看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3并计算。

  4、教学例3。

  (1示一圆片,问: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可以是几分之几 ?

  (2)出示1—1/4,问:这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

  (3)课件展示减的过程。

  (4)让学生叙说并记录减的过程。

  5、完成做一做1及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4。

  6、小结分数减法的一般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2,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3、4题。

  五、课堂总结 。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简单分数加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第5——10题。

  教学目标:

  巩固简单分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口算。卡片出示练习二十三第6题,选择其中几道加减法说说算理。

  二、完成口算卡片20页第69、70两片。集体订正。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四、解决问题

  1、第7题。先由学生独立读题,交流读懂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

  2、独立完成第8题 。集体订正。这道题中出现了连减,特别注意让学生交流算法。

  3、第9题。其中第(2)小题相对抽象,可以让学生交流思考过程与方法。

  五、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六、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

  第八单元:可能性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二)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中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教科书中还设计了有趣的摸棋子试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2.设计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三)教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

  三维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1中装有八颗红棋子的纸盒1、装有红、蓝、黄、绿三种颜色棋子各两颗的纸盒2。

  教具:扑克牌、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o:p>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吗?

  2.小结展题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进行正确地判断,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一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得出什么结果?从1号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红棋子吗?为什么一定能?还会取出其它颜色棋子吗?为什么?

  3.不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二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能确定每次取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吗?

  (3)指导自学例1主题图,回答书上问题。

  4.初步运用

  (1)练习二十四第2题

  小题只要不涂蓝色都正确,小题只要涂黄色数量不超过4个都正确。

  (2)师: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势)

  “地球每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判断。师说明理时介绍课外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

  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

  1.游戏:你说我判断

  师生游戏。师出题,生用手势判断。

  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页例3,练习二十四4~6题。

  三维目标:

  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3中的纸盒和8颗红棋子、2颗蓝棋子

  每组准备扑克牌(1红桃,5黑桃)、2分硬币

  教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出示图片)下面城市的冬天会下雪吗?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

  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引导: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设计一个统计表,参照教科书第106页的例3。)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

  老师展示6张牌:5张黑桃、1张红桃,然后洗牌,从中抽出一张,问:这张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猜想。)

  (2)实验证明

  这仅仅是同学们的一种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2:组内同学分好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

  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看书学习例3。

  引导: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不一定)

  通过刚才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从中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抽奖,买彩票。

  4.迁移类推

  (1)设疑:假如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猜想)

  (2)验证猜想

  游戏:猜正反面。

  教师掷一次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既可能是正面又可能是反面。)

  哪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些呢?(差不多)

  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6题。

  4.小结:

  由此可见,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是差不多的。(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三、巩固运用:

  1.做一做

  让学生尝试判断,再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5题。

  第4题是开放题,小题只要涂的红色格比蓝色格多就正确,小题答案刚好相对。

  3.第5题完成统计表

  实验3:向纸盒中加入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

  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它与数量等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多 可能性大

  数量

  少 可能性小

  数量相同:可能性差不多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页例4、例5,练习二十四第7~12题。

  三维目标:

  1.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3.培养学生简单的逆向思考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准备:

  三色粉笔白色6枝、蓝色3枝、红色1枝,4个编号的盒子和一枚硬币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比较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出示两种颜色的粉笔:蓝色3枝、红色1枝。问:如果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随意从中抽出一枝,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红色)

  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引导总结:蓝色的粉笔在总数中占了四分之三,红色的粉笔只占四分之一,所以抽出蓝色粉笔的可能性大,抽出红色粉笔的可能性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比较三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教师在原来两种颜色的粉笔的基础上,增加了6枝白色粉笔,如果闭着眼再从中随意抽出一枝。

  (2)小组讨论:

  怎样能很快得出:抽出哪种颜色的粉笔可能性最大?抽出哪种颜色的粉笔的可能性最小?

  引导:一共有几种粉笔?

  哪种粉笔在总数中所占得最多?哪种占得最少?

  2.自学例4

  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3.引导总结方法:

  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4.尝试应用

  完成例5下面的“做一做”。

  引导:首先观察整个圆分成了几份?红、黄、蓝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分别有几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得出结论,哪种颜色的区域所占份数越大,指针停在这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

  5.迁移类推

  课本第110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盒子里有几种颜色的球?(四种)左右两边盒子各有多少个球?(15个)左边盒子绿色球有几个?右边呢?强调仔细数。

  6.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

  (1)设疑引思:我们已经知道从数量的多少可以推想可能性的大小,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数量的多少吗?

  出示例题5,从题目黄棋子被抽到了5次,紫棋子被抽到了15次,这说明了抽到紫色棋子和黄色棋子的可能性谁大?因此纸袋里的黄色棋子多还是紫色棋子多呢?

  (2)总结:从而这里可能性的大小与棋子的多少有关,抽到的可能性越大的棋子,数量也就越多。所以紫色棋子多。

  3.反馈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第8、9题,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运用拓展

  练习二十四第10~12题

  1.第10题。

  (1)让学生思考判断小精灵的问题:“是猜对的人多,还是猜错的人多?”为什么?

  (2)先实际操作,再举手表决完成统计表,然后教师指明放硬币的盒子。

  为什么猜错的人多呢?(因为只有一个盒子装了硬币,而其余几个没有。因此,猜没有装的盒子的可能性要大些,所以猜错的人要多些。)

  2.第11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

  (2)引导:一个正方体有几个面?要保证掷出红色的可能性比蓝色大,则红色面的数量比蓝色面多还是少?有几种不同的涂法?

  3.第12题

  引导:可能性大小与数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只要保证10张卡片中“1”的张数最多,“5”的张数最少即可。

  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列出全部方案,再比较哪种方案更符合题意。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数量多(所占的区域大) 可能性大

  数量少(所占的区域小) 可能性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简单的组合

  内  容:教材第112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五1-3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数学广角的知识。同学们平时星期六、星期天你们都是怎么过的?

  2、小红和几个同学相约周末要去公园游玩。早上起床后,小红想穿得漂漂亮亮地去公园玩儿,打开衣柜,你们看,小红都有些什么衣服呢?(课件出示例1)

  二、展示点拨

  1、教学例1

  ⑴小红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你们能为她搭配一下吗?

  ⑵学生活动:

  ①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小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⑶点拨:不管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做到有序搭配组合,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

  板书:有序搭配

  2、小红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发了,很快公园到了。这时,聪聪告诉小红,必须找到密码才能进公园。(课件出示做一做)小红很快就找到密码进去玩儿去了,你们能找到密码吗?

  ⑴学生小组讨论:用数字抽拉卡拉一拉,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并记下结果。

  ⑵学生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⑶生生相互评价。你是怎样摆的?你用什么方法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点拨: ①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②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⑷小结:这两种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能正确并有序地摆出9个不同的两位数,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3、公园里的人可真多,好玩的地方也很多,她们先在儿童乐园里玩,玩了一会儿,大家一商量去猴山吧!可要去猴山必须要经过百鸟园,请大家想一想,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去猴山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你用什么方法既可以找出所有的路线,并且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请同学看课本第115页第2题,找出“儿童乐园”、“百鸟园”、“猴山”的位置。

  (2)说出三者之间有几条路相连?

  (3)课件出示路线,学生看着课件说出路径。

  三、拓展应用

  1、练习二十五第1题,早餐搭配。(课件出示情境图)

  ⑴老师提出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⑵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连一连。

  ⑶学生汇报早餐搭配方案。

  2、练习二十五第3题,

  (1)老师找一名学生与自己当老师。

  (2)找四名同学准备与两位老师合影。

  (3)找一名摄像师照相。师生合作完成,看有几种照相方法。

  四、这节课我们跟随几位小朋友在公园里游玩了一番,你们开心吗?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上衣 上衣

  有序搭配

  下衣 下衣 下衣

  第二课时:简单的排列

  内  容:教材第113页例2及P116页4-6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聪聪、明明要跟我们到影剧院看表演,我们大声地喊他们出来啊!

  2、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分别跟聪聪、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为什么?、

  3、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那我们赶紧进影剧院吧!(课件出示影剧院门口)

  二、展示点拨

  教学例2

  1、(课件出现密码二字)密码?哎呀!我把密码给忘了,是379?还是739呢?我只记得这个密码是由7、3、9组成的其中一个三位数,同学们,怎么办呢?没密码可进不去啊!

  2、那么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⑴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小组合作摆一摆,

  ⑵学生活动讨论。liuxue86.com

  ⑶汇报交流:

  你们找出来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谁愿意那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组的摆法。

  3、点拨:排列时,先确定一个数位上的数,然后交换其他两个数位上的数,各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都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这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拓展应用

  1、完成P113页“做一做”

  ⑴课件出示,谁来说说图中的四师徒在干什么?

  ⑵交换三个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⑶请同学们在小组里面排一排,照一照,并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结:先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再交换两个人的位置,各有两种排法,合起来一共照出6张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页第5题

  ⑴课件出示小红帽,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

  ⑵请同学仔细观察:屏幕出现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你们能帮助他们排一排吗?

  ⑶学生活动

  3、独立完成书本P116页第4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379 397

  739 793

  937         973

  第三课时:两两组合

  内  容:教材第114页例3及“做一做”,第117页7-9题。

  三维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3、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如果三个班比赛踢足球,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二、展示占拨

  教学例3

  1、(课件出示)2002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

  2、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

  ⑴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⑵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

  ⑶学生汇报: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⑷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⑸课件直观演示。

  点拨: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三、拓展应用

  1、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2、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3、第114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4、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5、练习二十五第8题。

  6、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活动《掷一掷》

  内  容:教材第 118-119页

  三维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进一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简单组合的有关知识。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骰子)这是什么?你什么时候用过?游戏中我们都是用一个骰子,能掷出什么数?今天我们用两个骰子掷一掷,看看你能掷出哪些数?(学生拿出骰子,每四人小组两个骰子)

  二、活动过程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同时掷骰子,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看和是多少。

  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 让学生一起掷骰子,一组学生汇报两人点数的和。

  (2) 师板书,记录汇报的数字。

  (3) 引导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

  (4) 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1?为什么不大于12?

  (5) 说明:每一次投掷出现的数字,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两个数的和不可能出现1和大于12,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

  (1)这两个骰子的和有可能出现2-12,现在我将这组数分成两组:第一组5个数:5、6、7、8、9,第二组6个数:1、2、3、4、10、11、12,掷出数的和是哪一组的就哪一组赢,掷20次。你猜哪一组赢的多?请选择(师拿出两个骰子,请学生上台掷骰子,并做好记录)

  (2)赢的次数总计

  第一组(5、6、7、8、9)

  第二组(1、2、3、4、10、11、12)

  预设结果:第一组。

  (3)为什么第一组会赢呢?是他们的运气好吗?现在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一张统计表,现在四人小组一起掷骰子,掷出两个骰子,朝上数字的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格,三人掷,一人记录。(学生掷骰子20次,并记录)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各小组汇报,师记录

  ②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5.6.7.8.9这几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③(课件出示)从表中你看出了什么?(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

  三、小结

  1、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选第一组的同学会赢。

  2、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总复习

  复习计划

  复习目的: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复习内容:

  一、 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习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单元结束时期 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有余数除法6%以内8道/分钟4%以内10道/分钟

  复习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四边形 P121-122 7、8 P125 7

  第5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P122 9、1 P125 8

  第6—8课时:试卷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20页的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较好的掌握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大门以及小刚和小强)同学们,今天有两位小朋友小刚和小强想邀请我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二、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出示:120页第1题)

  走进数学王国,有好多数学问题在等我们去解决,瞧,小刚已经开始做了,(课件出示:小刚和小强做的175+62=795)小刚做得对吗?为什么?学生分析出错原因后全班交流。

  练习1

  李刚太粗心了,我们可不能跟他一样,做题一定要认真细心的去做,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20页第1题。

  班内交流。学生谈自己做题的感受。

  练习2

  数学王国里还有图书馆呢,看,这里的书可真多,(课件出示:124页第2题)

  师: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自己解决吗?小组内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数学王国是由东、南、西、北四个村子组成的,(课件出示:120页第2题)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最近?近多少米?

  学生同桌讨论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南村到北村又有几条路?哪条路远一些?远多少米?东村到北村呢?西村到南村呢?

  小组内完成。班内交流。

  小结:

  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学生充分发言。

  (2)教师小结

  三、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二、万以内的加、减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

  验算

  (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 74÷8 25÷4 36÷8 41÷6

  80÷9 63÷8 13÷7 27÷5 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21页的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正确地、更加熟练地口算和估算。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提高正确笔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相互之间的共同特点和区别,增强空间观念。

  3、加深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难点:提高正确口算和估算、笔算的熟练程度,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掌握了口算、估算方法和笔算法则。这节课我们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使计算算得又对又快。

  2、整理口算、估算方法。让学生先口算,再说怎样想的。

  20×4 200×9 800×7 2000×3

  500×6 700×8

  3、整理笔算方法。

  用竖式算乘法。指名板演,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四边形

  1、今天,我们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好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2、复习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几边形?

  让学生在钉子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根据什么特点来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正方形呢?

  请大家再看着图说一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3、说出图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4、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周长概念复习:让学生指一指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提问:什么叫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

  ⑴量出下面两个图中边的长度。说出量的结果。

  ⑵学生计算周长。

  ⑶指名口答。提问:长方形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正方形周长为什么用2×4来算?

  ⑷小结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复习课

  一、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 复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四):时分秒、千米和吨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2、1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计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各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1、谈话引导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数学中我们已经学了几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

  如: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还有表示什么的单位?

  2、小组讨论

  由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展示

  并评出哪一组记录的最完整。

  二、加深体验,建立观念

  1、数一数

  出示时间单位时、分、秒。讨论:怎样才能感受和记忆这些时间单位?

  让学生从钟面的认识,1时、1分、1秒内所干的事情,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方面复习时间知识。

  2、比一比

  出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长度单位?

  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用语言描述,全面复习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3、估一估

  出示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质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复习所学的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算一算

  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9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结合课本第10页的第4题,让学生根据路程的远近,猜一猜他们是步行、乘车还是乘飞机?

  3、 估一估

  通过第125的第8题,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吨之间的计算与估算。

  四、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集体核对。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附:板书设计:

  时分秒、千米和吨

  时间单位:时、分、秒

  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三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这节课的复习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多少同学?其中男同学占全体同学的几分之几?女同学占全体同学的几分之几?

  1、学生答师板书(师故意把顺序写错),让生发现后一齐用手写,并由学生说出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含义是什么。(出示一些图形学生读并说出含义)

  2、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出男、女同学各占全体同学的几分之几,现在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出你是怎样比较的(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说到这里老师有个小故事叫“贪吃的猪八戒”到时要小朋友运用知识帮忙解决问题,“话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有一天孙悟空找到一个大西瓜,聪明的孙悟空灵机一动,想逗一逗猪八戒,就说:“这西瓜咱们四人分着吃,四人分别吃这个西瓜的 、 、 、 ,怎样分?”猪八戒抢着说:“我来分,俺老猪饭量大吃得多,所以我吃,师傅吃,沙师弟吃 ,大师兄饭量小就吃 吧。”听完八戒的话,三人都笑了,你们知道为什么笑八戒吗?你能帮八戒按他的想法给他们分一分吗?

  学生说并总结出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话说回来刚才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多几分之几?并说出计算方法。

  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

  出示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分数加减,比赛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二、升华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请那位同学来说一说本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师板书)

  (一)分数的含义;(二)分数大小的比较;(三)分数的加、减法;

  三、拓展练习:为了检查和巩固你掌握的知识,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1、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 (多媒体出示)。

  2、填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①5份是它的( ) ,②一份是它的( ) 。

  (2)、 读作( ), 读作( )。

  (3)、 有( )个 ,1里有( )个。

  (4) 有5个( ),是( )个

  (5)1可以平均分成( )个 ,可以平均分成( )个 。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

  (1)把一张纸分成6份,每份是6(1) ( )

  (2)4分米是1米的 ( )

  (3) + = ( )

  (4)1== = ( )

  (5)8个苹果的 是2个。 ( )

  4、(1)把一个蛋糕平均切成8块,爸爸吃3块,妈妈吃2块,小英吃1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小红看一本书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还剩几分之几没看?

  5、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和分数有关,谁能出一些题考考大家(生提生答)。

  四、质疑问难。

  五、评价:表扬学得好的同学,让学生再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分数的含义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分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575594.html
延伸阅读
清晨醒来的时候,我们应该问候自己的恋人早安,希望在全新的一天里拥有好运气,赶紧起床迎接清晨的朝阳吧,希望恋人能收到自己的问候。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恋人早安心语简短”
2020-07-15
当我们快要毕业的时候,难以忘怀的是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努力学习着,正因为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很感谢母校的陪伴。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毕业留给母校的
2020-07-15
对我们而言,有着太多的话语想对母校说,毕竟这里蕴含着我们学习的美好回忆,也希望母校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作为学生的小小心愿。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留给母校的话2
2020-07-15
温馨的造成,怎么能没有温暖的问候?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对恋人早安温馨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对恋人早安温馨句子【一】1. 我的心意
2020-07-15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的快乐也从早晨的一句问候开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恋人早安心语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恋人早安心语2020【一】1. 伴着
2020-07-15
对于评语孩子们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注重评语的价值,多多激发孩子学习的潜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三年级小学生期末上册评语”,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
2019-01-14
转眼,六年级上学期已经结束了。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填空(24分)1、三个连续的偶
2019-01-19
相信很多小学生现在担忧的不是要开学了,而是担心自己的作业,就这么几天就要交作业了,而自己的暑假作业还是一片空白,心里着实担忧。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小学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2018-08-20
2019年寒假已经到来。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9”,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
2019-01-14
朋友,做完寒假作业的你是不是要核对一下答案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2019三年级上学期英语寒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2019三年级上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