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 liuxue86.com - 教育心理学 】

五、论述题
1.答: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强化法(2分)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2分)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2分)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2分)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5)惩罚法(2分)
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定、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2分)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举例说明再给l~3分)
2.答: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等。(2分)
(1)合理安排游戏时间(3分)
首先,教师要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其次,幼儿每次游戏的时问应保持在30~50分钟。再次,室内游戏时间与室外游戏时间应基本均等。
另外,应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集体游戏是由教师组织的,全班幼儿按照统一的教育要求与规则开展游戏,如体育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进行的游戏。
(2)科学布置游戏空间(3分)
空间是开展游戏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空间的密度及空间的安排都制约着幼儿游戏的水平和质量。教师在安排游戏空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空间密度是指幼儿在游戏场地中人均所占的面积,空间密度越大,表明越宽敞;反之,空间密度越小,则表明越拥挤。
第二,开辟各种游戏区域。
第三,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
第四,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2分)
首先,广泛收集废旧物品。其次,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再次,形成超级组合游戏材料单元。最后,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
(4)丰富知识经验(2分)
首先,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再次,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另再举例说明,酌情给1~3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经验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上半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想了解更多教育心理学网的资讯,请访问: 广东教育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703866.html
延伸阅读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正在考教师资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