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试题及答案(2)

【 liuxue86.com - 教育心理学 】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在讲果实的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
2. C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时重要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常常读得比一般的句子大声,产生一种鲜明的对比感。这是对知觉活动律的应用。
3. C 【解析】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4. A 【解析】在这个阶段,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他们特别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这个阶段的教师急于找到维持最基本教学的求生知识和能力。他们努力解决课堂纪律、激发学习动机、处理学生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与家长建立联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又感到缺乏基本的教师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他们需要求助于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补充这些知识。
5. B 【解析】依从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 一致的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内化指的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6.D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是心理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7. C 【解析】青少年在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高中阶段)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8. D 【解析】略
9.D 【解析】消退率是由巴普洛夫提出的。
10.C 【解析】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11.A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①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一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3岁左右生理自我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③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12.C 【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3.D 【解析】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4.B 【解析】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5.B 【解析】略
16.A 【解析】两位同学一起上学、一起玩,关系较好,主要是由于交往的频率高。
17.D 【解析】(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 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 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 入学开始。1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 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 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 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 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18.C 【解析】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
量的事物的程度。
19.C 【解析】研究发现,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 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 活动。
20.A 【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 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 直观。二、填空题
1.1924 2.行为准则 3.合作 4.关注学生 5.守恒 6.大
7.直觉的道德情感 8.心理 9.寻求发展 10.好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想了解更多教育心理学网的资讯,请访问: 重庆教育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2704108.html
延伸阅读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正在考教师资
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