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3

字典 |

2022-09-05 10:40

|

【 liuxue86.com -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

  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通过三门笔试科目,其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是语文科目特有的一门考试,那么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会考哪些内容呢?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小编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考试相关内容尽在留学吧网站。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3

  考点一:文言文的断句

  在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试题类型中,除了实词、虚词、翻译、篇章理解等内容外,常见的还有断句,那么文言文的断句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提供的几种常用的断句方法,仅供参考。

  ①阅读原文,了解大意

  这是做断句题初始的一步。看到题目,第一就是通读断句,并且要放置到原文当中了解该句在整篇文言文中的位置,这是在对通篇文章领会的情况下,最快速掌握句意的方法。在清楚了文章的文体、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思想倾向下就能把握住断句的一个基本方向。另外,句子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生僻字,可以通过几个字作为突破口,在初步了解文言文的整体背景下进行翻译,从而进一步理解文段与句子的意思。

  ②依据对话,找准定位

  一个是找到对应的“说话”词语,如常见的“曰”“云”“言”“谓”等。在这些词的后面一般是要断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可能说话人的话语中还会引用他人的话语,这就需要在确定了一个“说话式”的句读之后,答题者还需要再次查看“说话内容”中是否还有要断的语句。

  另一个是双方之间的对话,如常见的形式有“(某人)曰(某人)曰”“曰(内容)曰(内容)”等。这需要答题者了解对话的形式,并依据述说内容进行断隔,尤其是在后一个对话的格式中,可能会出现对话人和“曰”字的省略。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掌握以下的方法加以辅助了。

  ③找寻名、代、动(名词、代词、动词),确定句读

  名词和代词在句子的成分中,一般充当的是主语和宾语。在断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地名、人名(前面全称,后面就会简称)、官职、事物名和朝代名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便可使答题者确定他们的成分是主语(在它的前面断开),还是宾语(在它的后面断开)。依据名词和代词,答题者也可以确定在断开的部分之间是否出现了多余的成分,从而利于判断。

  动词普遍作谓语,一般情况下,它的前后是不会断开的。但是如果没有宾语,它的后面就需要断开。

  ④圈出虚词,判定句读

  虚词在古人的文章写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虚词虽然不能独立地成为句子,它需要搭配实词组成正确的语法结构。但是虚词的辅助作用却为文章增色不少。虚词包含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象声词六大类。我们常见的“……者……也”(判断句)、“为……所……”(被动句)这样的句式就是依靠虚词成立的。常见的虚词包括: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呜呼、噫等。这些词的出现可以帮助答题者尽快确立句子的断点。例如,句末较为常见的虚词就有:也、耳、矣、焉、乎、哉、耶等。作为句末的语气词,这些虚词起到了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虚词是出现在句首的,如盖、夫、然则、是故等。这些虚词的出现是较为典型的断句标志。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虚词是连用在一起的。如孟子的“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其中的“而已矣”就是多个虚词的连用。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结合句子的成分结构和常见虚词分布作为参考进行句读的。综上来看,虚词的出现是断句的一大亮点,这需要答题者深入了解虚词的具体用法与词义,对虚词的意义了解也牵涉到虚词词义的考查。因此,这一块儿的掌握需要答题者结合具体虚词加深了解。

  ⑤通过修辞和句式结构,确定句读

  答题者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会注意到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例如四六句的分布。或者也会找到对偶、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内容会帮助答题者对接下来的断句进行一个初步判定。例如,四六句的出现加上断句在通篇文章所出现的位置可以帮助答题者感知断句的划分。如果加上对内容的初步了解,答题者就可通过阅读的语感和内容的理解来判断出具体的断句位置。

  对偶和排比修辞手法的出现会使得句式结构整齐,从而能够帮助答题者确立断点位置。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样的句式就是典型的一一相对。同样的,这样的句式也适用于排比句式。

  当然,断句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考虑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等短语的结构形式进行断隔,也可以通过语感,也就是“熟能生巧”式的阅读加以强化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上述的方法,需要答题者勤练习、肯思考才能熟记于心,对于实词、虚词的掌握更是文言文知识的重点。因此,断句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方法的掌握,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对实词、虚词、语法结构的熟悉和运用。希望这些方法能对答题者的断句起到一定的帮助。

  考点二: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一)用“者”或者“也”表示判断

  1.……者,……也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并不同时出现,在省略“者”的情况下,用“也”也可以表示判断。如: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者也

  在句末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但是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指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如: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4.……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2)粟者,民之所种。(《论积贮疏》)

  (二)名词修饰名词,直接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三)用副词加强语气表示判断

  为了加强判断语气,往往在谓语前加上副词,如“乃”“则”“即”等,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但是要注意,这些词除了有加强语气表示判断的作用外,它们也有自己的意义,要注意区别。

  (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为”在文言文中有时也能起到表示判断的作用。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五)用动词“是”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文言文中很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的用法才渐渐多起来。如: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六)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过秦论》)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推荐阅读: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2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3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2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1

  如何高效备考2022下半年教资考试?

  想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网的资讯,请访问: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363872.html
延伸阅读
2022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在10月29日开始笔试考试,目前各位考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梳理和记忆进行的如何呢?小编在本文中为大家带来的是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试
2022-09-19
教师资格证下半年的考试报名已经结束了,这也就意味着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时间即将来临,各位考生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提分考点”,希望能够帮
2022-09-17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各位考生一定在非常努力的备考着教师资格证考试。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掌握科目二的考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下教师资格证考
2022-09-17
距离2022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正式开考已经只剩下46天了,各位考生目前的复习过程中是否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前冲击备考攻略,有需要的
2022-09-13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背完这篇文章,考试必得至少十四分。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做到高效备考,
2022-09-09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各位报考了语文科目的考生备考的怎么样了呢,相关的考点是否都已经掌握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2,有需要
2022-09-05
2022年度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准备教师资格证的笔试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科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要考点,可供各位报考了语文科目的考生
2022-09-05
文言文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试板块,而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必考考点,那么有哪些词类活用呢?现在就请各位考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
2022-09-05
文言文是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大重点,而文言文虚词又是各位考生非常难弄懂的一个考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的考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掌握文言文虚词的考点。
2022-09-05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各位考生准备的怎么样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语文科目教师资格笔试的重要考点,有在备考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的考生可以参考一下,想要知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