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财政管理体制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财政管理体制栏目,提供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知识就是力量,考生应当做好考前的备考知识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知识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1.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税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支出。

  2.收入划分

  为维护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财政统筹配置资源、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也调动了地方经济。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提高了地方坚持财政平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财政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1.完善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①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关系全国政令统一、维护市场、促进区域协调、确保国家各领域安全的重大事务集中到中央,减少委托事务,以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全国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②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将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但对其他区域影响较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

  ③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将地域信息强,外部性弱,并主要与当地居民有关的事务放给地方。

  ④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税种属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则,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

  将其余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

  推荐阅读: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

 

  十月将至,备考复习的时间不多了,考生需要提高备考复习的效率,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

  (一)分税制

  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权财力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与税收收入,并辅以补助制的方法。

  分税制是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模式。分税制主要包括“分事、分税、分权、分管”四层含义。

  (二)分税方法的两种形式

  (1)按照税种划分——多数西方国家采用此种方法

  (2)按税源实行分率分征

  推荐阅读: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公债管理

...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知识就是力量,为了做好考前的知识积累,在考试的时候考到一个好的成绩,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它规定了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的范围、方向和权限。

  推荐阅读: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想要了解中级经济师备考知识的小伙伴快来瞧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如下: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 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业务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1)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1)对于全国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中央。

  2)在区域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地方。

  3)受益范围涉及多个区域的事权划归相关地区政府协商承担,或者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由受益地区共同承担。

  (2)效率原则: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3)区域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1)将没有区域性特征、需要按统一规划和标准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中央政府,如外交、国防事务等。

  2)将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因地制宜来提供的地区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地方,如社会治安、城市供水、公园事务等。

  (4)技术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将规模庞大、需要高技术才能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公共工程。

  推荐阅读: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不知不觉备考复习已经步入尾声,为了做好最后的备考复习,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财政联邦制模式

  1.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即在宪法中未指明或者未列举的联邦权属之外的事务,州有权立法和实施。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对独立、平等、互不从属。

  2.联邦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下,各级政府独立地行使各自的财权财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成一体。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美国、印度、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

  二、财政单一制模式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

  2.财政单一模式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实行财政单一制。

  推荐阅读: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失业的类型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

 

  考试马上就要和考生见面了,在剩下的备考复习的时间里,需要做好备考复习的准备,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技术原则。

  4.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税种属性。

  5.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

  ①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②效率原则: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③恰当原则:调控能力较强的税种、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④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6.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推荐阅读: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科斯定理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失业的含义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

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重点: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出国留学网经济师栏目精心整理推荐“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重点: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一文,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从技术性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两层含义:

  (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多少。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2、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

  (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3、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

  (二)、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

  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

  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

  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

  三、政府预算原则---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政策方针。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

  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包含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

  3.真实性原则-----真实可靠,有充分确实的依据。

  4.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政府预算的起讫时间通常为1年(365天),称为预算年度。

  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

  1)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童年的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如中国、德国、法国。

  2)跨年制从每年某月某日至下年相应日期的前一日止,中间经历12个月,但要跨两个年份。如美国、英国、日本等。

  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决算评估等环节。

  5.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策的过程也应向公众公开。

  四、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

  ①含义: 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