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栏目,提供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小学数学平移旋转教学设计(9篇)

 

小学数学平移旋转教学设计(篇1)

  第一学段里初步教学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本单元继续教学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教学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继续教学旋转,要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在内容的编排上先教学对称,再教学平移,然后教学旋转。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1以折和画为学习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第62页例题以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画出它的对称轴。通过折和画再次体会什么是对称轴以及它的位置。学生对折长方形会出现两种折法,理解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不会有困难。例题两次安排学生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第一次沿着自己对折的长方形纸的折痕画,只画出1条对称轴。第二次在长方形上画,要画出2条对称轴。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有利于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对称轴的含义,它是对折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二是对称轴一般画成点划线,即一条短线、一个圆点,一条短线、一个圆点

  试一试继续用折、画等方法认识正方形的对称轴。由于对折正方形的方法比对折长方形的方法多,所以正方形对称轴的条数比长方形多。如果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是学生在交流中知道的,那么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应在自己的活动中发现。

  想想做做第1题仍然是折图形、画对称轴。教材把6个图形既画在方格纸上,又画在第119页里,要求这道题分两步完成。先剪下第119页里的图形,折一折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一步能加强对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理解。然后认一认方格纸上的6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让学生又一次辨认图形和确认对称轴的位置。在教学第4题时,可以告诉学生这4个图形分别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这些名称有助于学生发现如果一个图形是正几边形,它就有几条对称轴。

  2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把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第64页例题教学把简单图形连续平移两次,教学过程设计成两段: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变换图形的位置,有时需要把它平移两次。方格纸上的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如果按斜向既看不清楚、更难以操作。如果沿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把斜向平移分解成一次水平平移(即左右平移)和一次竖直平移(即上下平移),容易表达也容易操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怎样把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这个问题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经历上述体验过程。第二段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亭子图连续平移两次,使它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至于先向右再向下平移还是先向下再向右平移都是可以的。

  想想做做第3题的三幅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曾经在四年级(上册)里教过,学生能够看懂这些图的意思。现在让他们从平移的视角解释现象:三角尺沿直尺在平移,画出的两条直线平行。从而充实对平行线的体会,并增加了平移多少距离的知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只是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本单元教学把平面图形旋转90,这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为此,教材作了十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

  (1)首先认识旋转的方向。第66页上面的一道例题以公路收费站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照片展现了转杆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让...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精选

06-12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篇1)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3张年历卡片(10种不同的年份),多媒体课件,自学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日子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难忘的日子吧!

  多媒体出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97年7月1日,中国神圣的国土香港回归祖国。

  20xx年7月1日,中国申奥成功。

  20xx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成功的发射。

  20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这些日子,都用到了表示时间的单位年、月、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年、月、日的奥秘吧!

  二、新授

  1、认识大月和小月。

  师:年、月、日中都藏着些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从这张年历卡开始吧!

  请大家仔细观察年历,把你获得的信息填写在表一当中。(小组中组员可以互相讨论。)

  附表一:

  我发现:

  ⑴一年有()个月

  ⑵天数是31天的月份有(),天数是30的月份有()。

  ⑶二月份是()天或()天。

  ⑷我还发现()。(完成后,小组分别进行汇报)

  师补充讲解:天数为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天数为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

  2、介绍平年、闰年。

  同学们,小小的年历卡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秘密了,对于这些知识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2月为什么是28天或29天呢?)

  师:请数学小博士来说说吧!(课件演示补充资料)

  教师板书:平年闰年

  3、介绍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师:要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A、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B、拳头记忆法。师带生数,同桌互数互查。C、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

  游戏:我要站起来

  规则:教师报月份,如果是大月,男同学就站起来,如果是小月,女同学就站起来。(师报3、6、1、8、11、2)报到2月后,问:为什么你们都不站起来?不想和老师玩游戏了吗?

  4、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

  师:的确,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那么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否有什么规律呢?请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000字集锦

05-17

 

  编辑花时间为你编辑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学生族和上班族都很希望可以有条不紊地写出文档,我们都会寻找相关的范文写作套路。一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写作起来更加轻松。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优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学会设未知数,列形如a_±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4、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较简洁的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形如a_±b=c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答下列方程的解是多少?

  y-20=4 2_=24 a+4=7 15=3_

  说说你解方程的思路?

  2、说说各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带有未知数的方程式:

  ①母鸡有30只,是公鸡的2倍。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 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是黑色皮的2倍。黑色皮有几块?

  二、导入例题并教学例1

  对题目进行改编,添加条件导出例1:

  ①足球上的白色皮共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几块?

  对这个题目的改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方程》。

  1、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

  (学生分析:白皮块数与黑皮块数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黑皮块数_2-4=20 黑皮块数_2-20=4

  2、怎样根据关系式列方程呢?

  3、小组讨论怎样解答?

  4、小组汇报解复杂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找出题中选题关系; ②写出“解、设”;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验;

  三、反馈练习:

  ①母鸡有30只,比公鸡的2倍少6只。公鸡有几只?

  ②甲数是17,比乙数的2倍多5。乙数是多少?

  3、讨论:小组合作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4、还能用不同的方程解答吗?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优质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第1节 用字母表示数 52—5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3、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 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4...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模板

05-07

 

  出国留学网栏目推荐你阅读“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专题内容。

  作为一名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学习到知识。你知道教学设计怎么书写吗?你不妨看看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指名说说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认识

  (1)师:(出示20xx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日子(学生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学生填表)

  (2)请3名学生拿上来展示,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示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统计表,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情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展示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认识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出的1995--20xx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2)猜测:1994年、1993年、20xx年、20xx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示万年历进行验正)

  (3)教师展示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范文1500字7篇

02-07

 

  作为一名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教师,在教学前准备好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怎么才能把这一篇教学设计写好呢?出国留学网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篇1

  纳税。课本第98页的内容和第99页的例5

  1、理解税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2、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理解纳税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实物投影。

  一、学前导入: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有关税收的知识吗?板书:纳税。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纳税含义,懂得应纳税额。

  三、讨论发现:

  1、什么人需要纳税?

  2、为什么要纳税?

  3、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事物是国家用税收款投资完成的?明确:1、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

  2、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3、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多名学生板书演示)

  求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30万元的5﹪是多少。即:30×5﹪=1.5(万元)

  答: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02页第

  4、5题。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99、100页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篇2

  教材分析:

  《有余数除法》学生对于除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有余数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究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名称,并且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系列

02-07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相遇问题》第58准备题、例5及做一做,并完成练习十三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2、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明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1、通过电脑演示了解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电脑演示一声枪响后,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前停下来。提问:一声枪响后,你看到了什么?注意他们的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是怎样的?(板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他们继续走下去,结果可能会怎样?(相遇、不相遇就停下来、相遇以后相交而过)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电脑演示两人相遇。(板书:结果相遇)谁能完整的说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评析:运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相遇这几个相遇问题的几个基本要素,为例题教学扫除了文字障碍。并且通过生动形象卡通画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像这样,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过去我们学过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你们还记得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今天研究的相遇问题中,运动物体变成了两个,他们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一)教学准备题。

  1、电脑配音显示准备题。我是张华,我的速度是每分60米。我是李诚,我的速度是每分70米。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他俩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下面是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请同学们先看动画,再完成下表,然后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走的时间张华走的路程李诚走的路程两人所走的路程和现在两人的距离1分60米79米2分3分讨论:①出发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观察填表,讨论分析。

  (1)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2)全班校对答案。提问:2分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260米你是怎样计算的?(①120+140=260米②302=260米)

  (3)学生回答讨论的两个问题。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观察、填写、讨论,发现了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恰好就是两家的距离。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自己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评析:在准备题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填写、讨论,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两人所走的路程与两家距离的关系,为研究解题方法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二)教学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重点应该是什么? 在这个学习阶段,教案该怎样设计,请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 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重点应该是什么? 在这个学习阶段,教案该怎样设计,请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教学过程 一、突破思维定势,引出有余数除法 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谈话:这儿有10枝铅笔,如果要把这些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掌握万以内数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数位顺序以及简单的数的读写。

  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及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写?请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重点应该是什么? 在这个学习阶段,教案该怎样设计,请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

  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

  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

  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