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简论宋朝之第二次收兵权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简论宋朝之第二次收兵权

北宋初年历经太祖、太宗二代苦心经营,终于成功削夺地方兵权,结束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并随后开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臣控兵体制。 然至两宋之交,随着宋金战争的日趋白热,与士兵同生共死并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武将地位开始逐步上升,并终于取代文臣成为部队的真正指挥者。建炎四年(1130)范宗尹出任参知政事,建议在宋金接壤地区,凡由土豪、溃将、群盗占据者,皆封为镇抚使,其言曰:“群盗并力以据官军,莫若析地以处之,盗有所归,则可渐制。”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以“淮南、京东西、湖南北诸路并分为镇,除茶盐之利仍归朝廷置官提举外,他监司并罢。”与此同时,宋廷还撤消了御营司,改御前五军和御营五军为神武军和神武副军,从而正式进入武将掌兵时期。 至绍兴五年(1135)止,南宋境内共有五支大军,其统帅皆为武将,即韩世忠(军兵出身);岳飞(军兵出身);吴玠(军兵出身);张俊(以盗从军);刘光世(荫补武职)。这五支大军占当时宋军总兵力的绝大部分,很明显呈现出宋历代皇帝所不愿见到的内轻外重的局面。 在连续不断的对内对外战争中,以这五支大军为代表的各支部队实力不断扩充,拥兵武将的权力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些武将一般任宣抚、制置、招讨等要职,在其势力范围内拥有民政、财政大权,士兵与武将关系更是十分密切,各军多有以主将之姓为名的情... [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简论宋朝之第二次收兵权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苏黄米蔡”之“蔡”是谁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莆(襄阳漫士)。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他们都善学古人又富于创新精神,书风自成一格,时人推崇备至,列于四家,向无异议。唯独列于四家之末的“蔡”,究竟指谁,却历来就有争议。 一般...[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理国的禅让政治

禅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即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三代时尧禅位于舜,舜禅让于禹,历史上传为美谈。但时代久远,难考其真伪,所以存而不论。后世的所谓禅让,实际上是篡权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禅位就是篡位,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就美其名曰“禅让”。禅位与篡位之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主动让位,而后者是被迫让位。 大理国君的禅位,属于前者。在中国古代史上,像大理国皇帝频频禅位的现象,是绝无仅有的。综...[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宋楚州保卫战

浴血孤城——南宋楚州保卫战 1、黑云压城城欲摧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国女真统治者为一举消灭南宋政权,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这次进攻,金军几乎倾巢出动,共兵分三路。东有挞懒(完颜昌)和兀术(完颜宗岱)直下淮南,西有娄室和讹里朵(完颜宗辅)攻打陕西,中有粘罕大军进犯两湖。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大有不灭宋不回师之势。 金将兀术负责江南战场,挞懒负责淮南战场。金朝方面对他们的评价是:兀...[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

十万人崖山投海的必然性:宋太祖开国国策的功过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尽沧桑,其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十个或强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数以百计或满腹韬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尽失的帝王。 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作为一个新兴王朝,应该是最强劲勃起的时候,宋朝却以其...[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江与梁山泊

宋代梁山泊周围的农民和渔民曾进行过无数次的反抗官府压迫和剥削的武装斗争,宋江起义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次。宋江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宣和年间,激起农民起义的导火线是北宋设置的“西城括田所”。宋徽宗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于政和元年(1111年)设立这一机构,专事搜刮。梁山泊原为很小的湖泊,因黄河决口使许多原来的小湖泊与之汇合,到北宋末年形成水域八百里的大湖泊,许多破产农民以及一些逃犯据此为生。但“西城括田所”将...[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代祖宗家法漫谈

据说,宋太祖曾立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叶梦得的《避暑漫抄》、王明清的《挥塵后录》等都记载过此事。 关于宋祖的祖宗家法,王夫之的《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均有提及,可见他们也是相信的。但由于正史不载此事,所以人们又常常疑信参半。但不管是否确有其事,不杀士大夫,基本上还是符合宋代的事实的。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个例。比如,宋太宗就杀了一个酒后大骂朝廷的读书人。 有宋三百余年,文人士大夫的地位...[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戊午上高宗封事

南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谨案: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以刘豫我也。刘豫臣事全国,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金人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人之天下,以...[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导致南宋对武将政策的重大转折的淮西事变

淮西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的重要性在于,因事变的发生,使赵构的对金战略由想战又想和的状态彻底地变成了和;使赵构产生了对军事将领的极度不放心,感到难于驾驭而想剥夺他们的兵权,重新拾起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又由于岳飞的负气“撂挑子”,使赵构失去了对岳飞的信任。 事起于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他虽是将门之子,也很能打仗,但品德无法和岳飞相比。岳飞不爱财,不好色,不怕死,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金饮恨 千古一叹

在金朝亡国十三年之后的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时为藩王的忽必烈召见金朝遗老张德辉,并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张德辉回答说:“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见。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馀则武弁世爵,若论军国大计,又皆不预;其内外杂职,以儒进者三十之一,不过阅簿书、听讼理财而已。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 张德辉对“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说法断然加以否认。所谓“...[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当年木华黎为什么没有自己称帝

很难从理性的角度解释木华黎这一行为。也许仅仅是忠义二字吗?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黄金家族统治的蒙古汗国还是纯粹的蒙古民族政权,与赵家的宋,完颜家的金是一种货色,蒙古的战争,本质上是复仇主义和征服主义占上风,对于统一中国,建立民族共和的国家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并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而在成吉思汗发动西征时,几乎所有的蒙古族军人去西边冒险去了,留在中国的只有一万人左右,木华黎治下的十万蒙古大军其实主要是汉人,...[ 查看全文 ]
2012-11-2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满分作文500字 中考奥数 中考语文试卷 中考招生简章 中考话题作文题目 中考物理答案 中考大纲 中考政治答案 中考分数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