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地理备考之旅游资源的类型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高考文综地理备考之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疑难剖析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种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 规模 一般较大 一般较小 变化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分布 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能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等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 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 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 2.主要特点 旅游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具体如下表所示: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含义 多样性 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②各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民俗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又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观赏性和 吸引性 自然和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 [ 查看全文 ]
2013-02-13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地理备考之旅游资源的类型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地理备考之自然灾害与防治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分...[ 查看全文 ]
2013-02-13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基本情况: 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四次统一(秦、西晋、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1)、长期的战乱纷争,广大...[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基本情况: 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四次统一(秦、西晋、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1)、长期的战乱纷争,广大...[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统一问题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统一问题 1、美国内战:时间、背景、著名人物、经过、两个文件、转折战役、性质、进步作用、意义。 2、德意志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一个政策、三次王朝战争、进步作用、局限性。 3、意大利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进步作用、局限性。 4、美国、德国维护或实现国家统一的共同时代特征: ①、两者都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②、都面临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③、都...[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我国的土地制度

我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 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 1、赋税制度: (1)、演变过程: ①、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雏形) ②、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最早的赋税制度的开始,也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的实行意味着封建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③、西汉:编户齐民。 ④、北魏:受田农民要向政府纳绢、调,还要服徭役、兵役。 ⑤、唐朝前期:租庸调制。⑥、唐朝后期:两税法。 ⑦、北宋:...[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古代史农业史实

古代史上关于农业的史实 1、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①、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西周时已种植了后世的大部份农作物。 ②、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发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中原地区。、③、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等,蔬菜种子传入西藏。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 ⑤、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传入中国,玉米和甘薯在清朝不断推广种植。...[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三农”有关的政策

近代史上与“三农”有关的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2、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核定全国地价,征收地租税,逐步向地主购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3、中共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主要内容:(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联合、限制、消灭、保护、变、土地所有制形式:农民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古代的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发后的五胡内迁;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如西晋末年开始的北民南迁;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迁大批人口到河套地区;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明朝更多)(华侨开发南洋);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的一些地区居住,到元朝时形成回族。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相关链接 ...[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1)、含义:指历史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落后民族接受了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本质含义:民族间相互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2)、原因: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②、封建国家分裂战乱时期,民族迁徙加速,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流,...[ 查看全文 ]
2013-02-0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人力资源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昆明地理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考场 高考录取分数线 高考复习方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高考生物答案 高考化学试卷 高考生物试卷 全国卷 艺考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