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栏目,提供与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广东高考:开放异地高考 示范教育公平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东高考:开放异地高考 示范教育公平,更多异地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高考:开放异地高考 示范教育公平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日正式发出通知,明确了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界定,适度放宽了报考条件的要求,如对合法住所的界定把城中村也纳入其中,居住证三年期限若有中断也同样有效等,这些举措被媒体称为“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毫无疑问,它将对其它城市的异地高考政策提供借鉴,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也可以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

  考生受户籍所在地限制是长期以来的高考政策,它反映出了几个方面的不公平:一是户籍制度本身体现了地区性的歧视;二是户籍制度与高考分地区配额招生制度并行,导致各地高考录取分数差异极大,考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三是随着外出务工等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大量随父母工作所在地接受中学教育的考生,不得不回原籍参加高考,这不但使其在转校和报考等方面极为不便,现行的分省命题招生制度对其高考成绩也有极大影响。因此,开放异地高考成为近年高考改革的热议问题。可以说,异地高考是旧有计划经济模式衍生的高考制度与当今社会与教育发展矛盾日益激化的产物,它涉及不同群体在教育资源和利益方面的重大调整,它势在必行却又难度极大。

  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在2012年提出异地高考时间表,在广东之前, 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也出台了开放异地高考的政策,但大家都明白,改革的难题集中在北上广这些教育优势资源集中且原住民享受明显政策优惠的地区。北京此前的异地高考仅限高职院校,这显然并无实质意义。北上广在开放异地高考上何时破冰、如何破冰成为关注的焦点。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外来务工第一大省,此次开放异地高考的新政,既是广大外来务工家族的福音,也是发达地区在异地高考政策调整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标志。这只是广东省异地高考“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在政策调整到位后,异地高考将不再是难题。它对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和西部教育资源“洼地”的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都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广东在处理异地高考问题的一些做法也可资借鉴。异地高考的矛盾集中在处理原住民与外来就业人口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利益关系上。广东通过引入国外高校招生、调整招生配额等方式,充分考虑了近年考生数量和招生录取率的变化,使户籍考生的录取率有了保障,在有效处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推动改革,并兼顾循序渐进的后续改革规划,体现了开放、务实和追求公平的政策理念。

  当然,放在教育公平问题的大背景来看,广东开放异地高考只是一小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任何涉及教育公平的改革都必然会影响现有的利益格局,它需要打破特权观念,需要原有利益群体做出让步。希望作为开放前沿地区的广东省在这方面继续发挥出更大的示范效应。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广东异地高考信息汇总

  

异地高考政策应当彰显教育公平

 

  以下异地高考信息由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2014高考有所帮助!

  江苏靖江女孩赵嘉琪过去两个月成了浙江的“名人”。作为浙江“省内”第一份异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收到者,她今年9月进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以来,不断收到记者的采访请求。

  去年底中国各省市公布纷纷公布“异地高考”方案。浙江的方案规定,从2013年开始,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在浙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浙江省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据统计,2013年浙江可参加高考的外省籍毕业生,普高有3800余人,职高7000余人。而当年首批在浙江参加高考的外省籍学生为984人,报名人数占全国随迁子女考生总数22.4%,实际录取人数650人。赵嘉琪是其中之一。

  赵嘉琪说,自己从小学三年级就因父母工作原因从家乡转学到杭州,初中进入了当地一所民办学校,但学习成绩不是理想,进入职高就读,在高二选择工作还是高考时,父亲觉得她还小决定让她高考。赵嘉琪的父亲本想决定在杭州买房办户口以解决高考门槛问题,“异地高考”政策一出,赵家取消了买房计划,而赵嘉琪也顺利入学。

  赵嘉琪等人能够升学的前提是在浙江具有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据了解这在浙江并不困难。这些年浙江已逐步建立起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体系。据统计,2006年以来,浙江先后对符合条件的进城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和借读费、课本费。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6.9亿元人民币,完成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改造项目172个。各地鲜有拒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目前,浙江全省有130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75.6%。而对于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随迁子女来说,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难度不亚于取得高考资格。也因为如此,浙江经验引起了教育部高度重视。如果都能在流动人口流入地接受公平的教育,对于接下来的中、高考改革推进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本着‘积极而又条件’的原则,按照分类把关、分级管理、就地升学的思路即高考条件全省统一、中考政策由各市县区别制定,根据自己的承载能力,研究制定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浙江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浙江并没有硬性指标,但各市县完成得非常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都没有问题。

  当然,韩平也承认,在大规模接受随迁子女入学后,对浙江本地的教育也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推进教育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小班化”,浙江本来前些年已经做得不错,班级控制在30人以内没有问题,但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许多30人的班级要增加到40多个人甚至50人,这种情况下,浙江教育厅仍然要求各学校首先保证所有孩子都有书读。

  调查还发现,在有着2200万流动人口的浙江,随迁子女压力最大的是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小学段外来人口占全部小学生的25%,但在初中这一段比例就降至10%。原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般初中就转回家乡去了,准备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在“异地高考”放开的大背景下,压力最大的是来自中小学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和均衡。

  韩平认为推进教育公平还需从深层次上做到如下方面:第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重点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第二,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特别是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促...

广东高考:放开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一步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东高考:放开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一步,更多异地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高考:放开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一步

  在广东辛苦打拼的外省务工人员如今终于不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了,根据广东省“三步走”的规划,“异地高考”明年将迈出一大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出通知,明确了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界定,适度放宽了报考条件的要求。考试院表示,广东“异地高考”的条件已比较成熟,加上异地考生,2016年报考的总人数预计也不会超过2015年,因此不会影响户籍考生的录取率。

  在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之后,广东即拟订了异地高考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从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的外来工其子女可参加高考;第二步,从2014年起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居住证以及缴纳社保的外来工,其子女具有3年完整学籍可参加高职录取;第三步,2016年起,外来工符合上述条件,其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高考。如今迈入“第三步”,标志着异地高考在广东的真正落地。

  “三步走”体现的是一种审慎的态度。这种审慎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众所周知的利益牵绊,异地高考牵动着各色人等的神经,甚至可能导致外地户籍和本地户籍者的撕裂。尽管异地高考政策被论者寄予了教育公平的理想,但需要明白的是,本地户籍人口对异地高考的抵制也是在表达一种利益诉求,这种诉求并无正确错误之分,面对这种诉求硬性压制未必就是上策。因此,现实要求在出台政策时需要一个缓冲期。而广东这个地方还有其特殊性,作为全国外来工最多的省份,据统计广东也是外来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份,数量达到了313万人,占全国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牵涉如此之广,当然更应该循序渐进。

  虽然分作了三步走,但在经过几年摸索之后,广东的这个第三步跨得够大。在已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各地中,随迁子女的准入条件并不宽松,往往不仅要求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有的还规定其从事的行业为城市发展所必需。比较一下就可发现,广东异地高考的门槛是目前最低的,不仅“住在城中村、居住证中断也可报考”,而且对此前父母就业地与子女学籍所在地必须在同一地市的要求也作了变更。表面开放,但设置较高的门槛,开放的价值有限,广东在异地高考政策上的低门槛无疑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值得称赞。

  放开异地高考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忧虑户籍考生的利益受到冲击,或担心引来“高考移民”,或为外来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受到保障而感到欣慰。这些歧见均无足深怪。但如果目光超越一时一地,立足全国,当能发现,假若把目标设定为教育公平,那么一个省份放开异地高考还远远不能说接近了终点。异地高考更像是户籍制度未突破前的一种过渡性设计,如果学生在哪里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考生在哪里都能参加统一考试,招生在哪里都对各地平等开放指标,教育机会就不会因人而变、因地而异,人们呼唤的教育公平当不远矣。然而显而易见,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事。

  有专家指出,目前各地推行的异地高考,只是把“户籍+学籍”高考报名制度放宽为“户籍(或居住证)+学籍”的高考报名制度,从本...

异地高考背后承载的是对教育公平的期盼

12-31

标签: 高考改革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多年来被视作中国高考改革的“硬骨头”。目前,14个省级行政区赶在中国教育部要求的期限2012年年末出台了异地高考相关政策。其中,备受关注的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方案在最后期限前终于出台。但与其它省份相比,这三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流动人口最多、教育资源最为集中地区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更高。中国的教育专家对这样的方案显然并不满意,认为仍很难解决异地高考的难题,未来应切实推进全国的高考制度改革。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差距等因素,北京、上海、广东等目前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集中着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但由于城市容量、就业压力、户籍制度等复杂原因,目前,这些地区并没能在全国范围内以同样的标准招收学生,而是采取了有利于本地区户籍考生的做法。但随着教育公平相关配套政策的推进,这一做法越来越显得不可为继。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柳华文认为,中国民众对“异地高考”方案的呼吁,背后承载的是对教育公平的期盼。

  “受教育权确实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任何一项权利来说,平等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在受教育权上也应该平等。那么不论是城市的农村的、这个省还是那个省,都应该平等地有获得高等教育的权利。”

  然而在高教资源不均、户籍制度牵绊、生源利益难调的多重背景下,“异地高考”这项关乎数千万考生的政策,注定难以一步到位。

  在已经公布方案的14个省份中,黑龙江、安徽、重庆、河北、湖南、吉林、辽宁、浙江8省市将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而上海、山东、福建、江西四省市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北京、广东方案则采用过渡和渐近的方式。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教育资源丰富的省市,多通过设定“门槛”的方式对考生学籍、在该省就读时间或父母工作要求、社保证明等条件有所限制,“拼爹”意味明显。比如,按照北京“过渡方案”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学生可以逐步参加中职高职考试,大学本科部分则尚未放开;而广东和上海的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再比如,一些省市要求考生家长提供数年的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居住证,这显然与当前很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际享有的工作待遇不符。

  若仔细研读这些方案便不难发现,中国人对“异地高考”的期待更多是希望“进城务工人员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但现在看,最终受益者可能并不是流动性最强的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的“大学梦”仍然遥不可及。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北上广等地要平衡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确实不适合简单采取放开报考条件的方式。因为报考条件上放开一个小口子,只能解决小部分的需求。但当前的政策离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像北京目前的过渡方案,提出的门槛相当高,甚至连高考都没有开放。上海开放的方案和以前一脉相承的,以前上海就允许持《居住证》A证的务工人员子女可以参加高考。广东相对来说有所进步,尤其如果在2016能够开放的话,相对现在会有所开放。总体来看,北上广的门槛是相当之高的,与公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

  熊丙奇认为,中国选择推进异地高考的思路,是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范围内,由各省市制定方案,适当放开高考报名的条件限制。这一思路,在安徽、山东等流入人口不多的地区,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人口流入多的北京、上海、广东等...

异地高考“小公平”背后隐藏“大不公平”

12-27

标签: 高考改革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异地高考[微博]政策,预计将于本月底出台。据悉,今年以来,北京市教委已邀请社会各界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就制定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

  专家观点

  人口输出大省考生利益被忽略

  放开异地高考或导致外地人口举家迁移来京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姚兵表示,保障非京籍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是方案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过,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客观上成为制约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一大瓶颈。”

  根据2011年末的统计,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为742.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高达2018.6万人。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公共服务有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非常突出。

  他进一步指出,以中国家长[微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对社会释放过高预期,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而举家迁移来京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出台后,引发“教育福利拉动型”人口增长,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不管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所有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都会打折扣,那将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最差结局。

  北京大学[微博]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则指出,随迁子女高考是义务教育和迁徙权等基本权利自然延伸出的诉求,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特别注重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其获准资格应该具有普遍的可获得性和可累积性,以“生活和学习时间”为标准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按照这一标准,可以依据“年资积分”将随迁子女分类并区别对待。

  高考专家、新浪教育[微博]知名博主“晨雾[微博]”则指出,异地高考表面上只关乎流入地本地户籍群体与流入地非本地户籍群体的利益,事实上,异地高考背后还有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利益群体:流出地本地户籍群体。但是,目前社会各界都把焦点集中在了前两个群体的利益上,却忽略了“人口输出大省考生”这一最大的群体的利益。

  对话博主

  异地高考“小公平”背后隐藏“大不公平”

  晨雾(应被采访人要求,系其网名),男,年逾不惑,知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现实生活中,他是某公司高管,但在网络上,他的知名度更高:他是新浪知名博主,博客点击率超过1540万,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7万,被一些网友誉为“高考第一博”。近6年来,他以一位“高三家长”过来人的身份,义务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咨询,他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圈内享有盛誉,长年研究高考的他对异地高考问题也有不少深入思考。日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站在各自所属利益方发出声音无可厚非

  记者:本报日前刊发的《一位北京市民缘何反对异地高考》的报道发表后,您在网上也参与了讨论。您对报道中提到的阿庆的观点怎么看?

  晨雾:阿庆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事实上,因为共同关注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以前我们在网上也有过一些交流和互动,我对她的一些观点也比较了解。正像我在网上评论的那样,作为一名北京本地市民,站在自身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发出声音,这是无可厚...

专家称异地高考改革阻碍高考公平

06-07

 

  近日刘海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接受记者采访。在今年全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增长为何如此明显问题上?刘海峰谈到:首先,是异地高考省份增加了16个,比于去年的12个省份增长1倍多。其次,去年虽然放开异地高考,理论上可有数万名随迁子女参与,但因开放的省份高考竞争本就激烈,致不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选择回原户籍地参加高考。经过一年的政策了解,这部分回原籍的考生人数可能减少了。

  对这种增长态势是否能够保持?刘海峰认为:从近年来看,肯定会保持增长态势,这也和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初衷相符。但经过几年增长后,可能会到一个平台,增幅少些。能否越过这个平台期,要看各地异地高考政策放开的步伐。

  现在中国流动人口这么多,如果从技术上解决异地高考门槛问题,想必会令大量随迁子女考生在居住地高考。不少省市为了防止高考移民、人口增长等因素,设定较严格的门槛。但一些地方门槛过高过严,阻碍了异地高考政策的进程。

评:异地高考“小公平”背后隐藏“大不公平”

12-27

标签: 高考改革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异地高考[微博]政策,预计将于本月底出台。据悉,今年以来,北京市教委已邀请社会各界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就制定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

  专家观点

  人口输出大省考生利益被忽略

  放开异地高考或导致外地人口举家迁移来京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姚兵表示,保障非京籍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是方案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过,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客观上成为制约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一大瓶颈。”

  根据2011年末的统计,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为742.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高达2018.6万人。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公共服务有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非常突出。

  他进一步指出,以中国家长[微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对社会释放过高预期,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而举家迁移来京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出台后,引发“教育福利拉动型”人口增长,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不管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所有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都会打折扣,那将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最差结局。

  北京大学[微博]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则指出,随迁子女高考是义务教育和迁徙权等基本权利自然延伸出的诉求,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特别注重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其获准资格应该具有普遍的可获得性和可累积性,以“生活和学习时间”为标准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按照这一标准,可以依据“年资积分”将随迁子女分类并区别对待。

  高考专家、新浪教育[微博]知名博主“晨雾[微博]”则指出,异地高考表面上只关乎流入地本地户籍群体与流入地非本地户籍群体的利益,事实上,异地高考背后还有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利益群体:流出地本地户籍群体。但是,目前社会各界都把焦点集中在了前两个群体的利益上,却忽略了“人口输出大省考生”这一最大的群体的利益。

  对话博主

  异地高考“小公平”背后隐藏“大不公平”

  晨雾(应被采访人要求,系其网名),男,年逾不惑,知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现实生活中,他是某公司高管,但在网络上,他的知名度更高:他是新浪知名博主,博客点击率超过1540万,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7万,被一些网友誉为“高考第一博”。近6年来,他以一位“高三家长”过来人的身份,义务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咨询,他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圈内享有盛誉,长年研究高考的他对异地高考问题也有不少深入思考。日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站在各自所属利益方发出声音无可厚非

  记者:本报日前刊发的《一位北京市民缘何反对异地高考》的报道发表后,您在网上也参与了讨论。您对报道中提到的阿庆的观点怎么看?

  晨雾:阿庆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事实上,因为共同关注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以前我们在网上也有过一些交流和互动,我对她的一些观点也比较了解。正像我在网上评论的那样,作为一名北京本地市民,站在自身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发出声音,这是无可厚...

倘若放开异地高考 可能破坏招生公平

03-23

标签: 高考资源网

 2013年03月22日18时 感谢您阅读由高考频道(https://www.liuxue86.com/gaokao/)编辑、收集、整理的《倘若放开异地高考 可能破坏招生公平》资讯,高考资源网资讯来源于长江日报!

西部省份的异地高考方案普遍门槛较高,以广西为例,对随迁子女除了要求高中3年学籍和就读经历之外,还要求初中就读3年并取得初中毕业证,家长拥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3年以上。在谈到设置较高门槛的初衷时,广西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主要依循两个原则,即对于在广西完成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可适当放宽报考条件、对于高考移民要从严限制。

为防止高考移民的大量涌入,作为高考洼地的西部省份普遍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或者推行渐进式改革。范先佐分析指出,西部省份异地高考政策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放开时间相对较晚。贵州、宁夏、海南从2014年开始正式实施;甘肃从2015年开始推行;陕西则要到2016年才实施异地高考方案。

二是门槛相对较高。宁夏、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初高中学籍、职业住所、社保或养老保险作出要求。

三是外来人口占比相对较高。新疆、海南、宁夏、西藏、内蒙古、青海等6个省份的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由于这些地方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外来人口一般不会将孩子带在身边就读,而是放在中东部老家。”范先佐说,“不过,一旦以低门槛放开异地高考,外来人口很有可能将孩子带过来,对本地高等教育入学率产生较大冲击。”

四是高等教育并不发达,但是高考录取率并不低。2012年,内蒙古、青海、海南等地高考录取率均在90%左右,青海、海南本科三批以上录取率超过50%,甚至高于部分中东部省份。“这是由于近年来,教育部将新增招生指标向中西部不发达的省份倾斜,促进了这些省份高考录取率的提高。”范先佐说,“倘若这些地区放开异地高考,好不容易形成的招生公平,又会打破。”

(www.liuxu86.com/gaokao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