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赤眉绿林起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赤眉绿林起义

推翻了新莽政权---赤眉绿林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有的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农,更多的则完全被排挤出生产领域,成为辗转沟壑的流民,甚至沦为奴婢。由于封建统治动荡不安,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为汉祚已尽,王莽借机篡权。王莽为缓和社会危机,实行托古改制。可是托古改制措施损害了贵族、官僚、地主的利益,激起了社会经济的大混乱。加之王莽法禁烦苛,滥用刑罚,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无理用兵,结果民怨沸腾,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最后酝酿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18年,山东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樊崇的同乡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等都率领群众参加,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 樊崇领导的起义队伍,都是纯朴农民。他们没有文书,没有号令,也没有旗帜和标识,领袖和普通老百姓平等相处。其中职位最高的人被称作“三老”,其次是“从事”,再次是“卒史”。这些都是原来对乡闾小吏的称呼。他们互相之间以“巨人”相称,表示地位平等。他们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作为起义队伍的纪律。 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地方军。王莽派太师王匡,率大军前往镇压,被打... [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赤眉绿林起义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昆阳之战

敲响新莽王朝的丧钟---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的主力,撞响了新莽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危机四起。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夺取政...[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光武中兴

先关东后陇蜀,重建刘姓天下---光武中兴 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王朝反动统治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和历史局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这样,整个中国依旧陷于混战状态。刘玄在进入长安后,大封功臣,并醉心于皇帝的生活。同时赤眉军则另立汉室之后牛童刘盆子为帝,并加紧向长安进军。正当绿林、赤眉二军各立天子、相互水火之际,另一汉宗室刘秀却乘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国,重建了汉家天下。 刘秀(前6...[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征伐北匈奴

击败漠北匈奴,重置西域都护---东汉征伐北匈奴 东汉初年,当汉光武帝刘秀进行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建武二年(公元26),渔阳太守彭宠反对刘秀,曾结匈奴为援。割据三水(今宁夏同心境)的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占据北边诸郡,同匈奴一起经常向南寇扰。光武帝也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是没有取得结果,以后东汉派吴汉率军抗击匈奴,也经岁无功而返。统一战争结束后,卢芳于建武十四年逃入匈奴,东汉为了避免边境冲...[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班超通西域

使西域重新归属于东汉中央政府---班超通西域 王莽时期,西域都护李崇军队被焉耆国消灭,西域与中原又断绝了联系。此时西域分割为五十五个小国,其中北道诸国,复受制于匈奴。莎车在塔里木盆地西端,当匈奴入西域时,莎车王康保护着受匈奴攻击的原西域都护吏士及其眷属千余人,并率领近傍诸国军队抵抗匈奴的侵犯。建武五年(公元29),莎车王康檄书河西,询问中原情况,河西大将军窦融承制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外戚宦官专政

在腐朽的政风中走向灭亡---东汉外戚宦官专政 外戚宦官专政,是东汉后期特殊政治事件,对当时的朝野震动颇大。大凡每个封建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崩坏,皇帝昏庸无能,这就为外戚、宦官操纵朝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官专政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典型说明。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后,为防大权旁落,对外戚的防范极严。所以,刘汉政权机制运转还属正常。章帝死后,其子继位为和帝时,年仅11岁,难以视政,只好...[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党锢之祸

士大夫政治抗争的第二次大惨剧---东汉党锢之祸 东汉党锢之祸,是东汉桓、灵时的两次打击士人和太学生的事件,影响深远。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虚设。他们一方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强敢豪夺;同时又把持官吏选拔大权,滥用亲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仕途。当时民间流传着嘲讽官吏选拔制度的打油诗:“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爆发于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它是东汉末年农民与地主之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是一次经长期酝酿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虽然在东汉王朝及各地豪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遭到了失败,但却给了腐朽的东汉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同时,它也不同程度地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为改...[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官渡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势就此形成---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统一中国

奋六世之余烈,吞并战国,海内为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七雄局面的形成,既是春秋以来兼并战争的结果,又是中国统一的前奏。为增强国力,统一全...[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语文真题 中考英语真题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优秀作文 中考查分网 中考电话查分 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中考英语答案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