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中药学复习重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执业药师中药学复习重点栏目,提供与执业药师中药学复习重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五章)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么?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五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五章)

  第五章 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标准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1.《中国药典》凡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中国药典》的“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

  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1)名称及编排: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其中药材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

  +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

  (2)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3)精确度: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①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

  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

  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

  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联想:千金小姐:千=千分之一,金=精密称定。

  ②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试验时的温度应以25℃±2℃为准。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中药的鉴定就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药品标准等,对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质量进行鉴定和评价。

  一、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

  (一)基源鉴定:基源鉴别又称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

  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中药的品种准确无误。

  (二)性状鉴别: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优劣,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1.药材

  (1)形状:是指药材的形态。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

  类...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四章)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么?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四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四章)

  第四章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第一节 炮制目的与药物成分

  一、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草乌:生用大毒,多外用;制草乌:毒性降低,可内服。生柏子仁:滑肠通便,服后可发生腹泻;

  柏子仁霜:消除滑肠的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生甘草:性味甘凉,长于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炙甘草:性味甘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

  生麻黄:辛散解表作用较强,长于发汗解表;

  蜜制麻黄: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后人常用蜜炙、炒制等炮制方法来缓和性味,并总结出“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规律。

  3.增强药物疗效

  多数种子类药物炒制,使种皮疏松,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逢子必炒”。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如款冬花,蜜炙后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4.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药经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便于调剂时分剂量配方,使剂量准确,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矿物药、贝壳类、动物骨骼类经煅制后,质地由坚硬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盐制入肾”——黄柏增强对肾经疾病治疗

  “醋制入肝”——柴胡更有效治疗肝经疾病

  中药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升降浮沉作用趋向。

  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

  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

  二、炮制与药物成分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

  (1)所含成分为有效成分,性质较稳定,则可通过炮制,尽量增加成分溶出。常用酒、醋等炮制,以提高疗

  效,如醋炙延胡索。

  (2)所含成分易溶于水,则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减少损失,如槟榔、麻黄、黄连。

  (3)遇热活性降低者,宜少加热或不加热,即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

  (4)若含有毒生物碱成分,可根据生物碱的性质,采用适当方法降低或转化该类成分,使毒性降低,如乌头、

  马钱子等。

  (5)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不同,应分别入药,如麻黄等。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

  (2)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

  (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

  (4)常用炒、蒸、烘或暴晒方法破坏酶的活性。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1)少加热或不加热,宜阴干,“抢水洗”。

  (2)有些药物需要通过炮制以减少或除去挥发油,达到医疗的需要。如苍术。

  (3)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含量发生变化,也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如荆芥炒炭后,挥...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三章)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么?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三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三章)

  第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

  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 绪论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1.浸渍法:常温,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

  缺点: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3.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

  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

  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较高

  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

  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操作简单。

  缺点:不适用遇热破坏成分。

  7.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

  如樟树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 搅拌作用。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最常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质。

  优点: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

  缺点: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异。

  ①结晶的条件 结晶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

  ③溶剂的选择

  原则: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即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相反。

  a、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高温对结晶物质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

  c.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者很小(待重结晶物质溶解在溶

  剂里,过滤除去杂质)。

  ⑤化合物纯度的判定方法

  a.结晶形态与色泽:结晶均匀、一致。

  b.熔点与熔距:熔点明确、熔距(1~2℃)敏锐

  c.色谱法:三种以上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

  d.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

  (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极性差异分离

  ①水提醇沉法:多糖、蛋白质等沉淀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二章)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么?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二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二章)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一节 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

  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4、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节 中药材的产地

  道地药材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

  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

  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

  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浙江。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

  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

  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

  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 10.西北药

  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

  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高频考点:新疆的雪莲,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甘肃、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麻黄,江

  西的枳壳吉林的人参,山西、陕西的党参,河北的黄芩,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金银花,阿胶,江苏的薄荷,安

  徽的丹皮,木瓜,浙江的玄参, 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 辽宁的细辛,贵州的天冬、天麻、黄精、五倍子、

  杜仲、吴茱萸,四川的黄连、附子, 西藏的冬虫夏草。

  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收

...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想报考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么?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考生,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

  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 :指药物具有辛,甘、 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

  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 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

  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

2017执业药师复习:中药学必考知识点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复习:中药学必考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一:中药的性能

  1、四气确定依据

  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凡是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凉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2、五味确定依据

  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

  二是药物的功能。

  3、升浮与沉降药物确定依据

  (一)药物的质地轻重

  (二)药物的气味厚薄

  (三)药物的性味

  (四)药物的效用

  4、归经确定依据

  (一)药物特性

  (二)药物疗效

  5、各种味道药物功效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二:中药的配伍

  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8、详解

  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考点三:方剂与治法

  1、常用的治法

  (一)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

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复习重点:解表药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好好备考哦,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复习重点:解表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章 解 表 药

  大纲要求: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性能主治、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细辛)及使用注意。

  3、掌握麻黄、桂枝、细辛、葛根、柴胡的主要药理作用

  4.熟悉: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升麻、蔓荆子。各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5.了解:西河柳、淡豆鼓、浮萍、木贼药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6.掌握与各章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

  7.掌握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仁,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柴胡配黄芩,生葛根配黄芩、黄连,菊花配枸杞子,蝉蜕配胖大海、桑叶配菊花、桑叶配黑芝麻的意义。

  概 论

  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者。部分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辛温解表药---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风热表证

  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主能发散风寒,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证等。

  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主能疏散风热,发汗力弱,长于透热解表,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

  配伍方法:表证兼正虚,据其阳虚、气虚、阴虚等不同情况,分别配伍助阳、益气、益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使用注意:

  1、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发汗以微汗为度,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2、对于多汗及热病后津液亏耗者忌用。

  3、对于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慎用。

  4、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麻 黄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等的干燥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质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