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栏目,提供与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申论,是中国大陆国家公务员进行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国家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行政能力测试)、申论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申论”一词,取自孔子《论语》的“申而论之”既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要求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

2014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户籍制度改革

 

  比如说北京,搞各种限购,你要没有北京户口,别说小孩上学困难,买房、买车也都受限。并且发出的信号是,以后买啥都可能被限购,北京户口将越来越有用。这种趋势下,你说还有可能取消户籍制度吗?反正我不信。

  财知道:农业部长韩长赋近日撰文呼吁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引发各界关注,尤其是在三中全会马上就要召开的时点。你怎么看?

  胡释之:户籍制度理应取消但短期不可能真正取消。户籍制度是从苏联学来的,搞计划经济用的。计划经济实际是一种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定居地为区分,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福利,所以要画地为牢,限制人们自由迁徙,限制人们自由转换等级,户籍就是为此服务的基础性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搞市场经济,逐步去等级化,去福利化,越来越尊重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农民可以进城工作、定居,小城市的人也可以去大城市工作、定居。“鸟兽尽,良弓藏”,按理户籍制度也就该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名存实亡,失去实际意义。

  为什么没有这样?就因为鸟兽没有尽,反倒还多了起来。这些年,随着各项改革的停滞不前,管制经济的重新兴起,以及各种福利制度的死灰复燃,户口本又受到重用,又成为特权和福利的象征,以及找对象时的重要砝码。比如说北京,搞各种限购,你要没有北京户口,别说小孩上学困难,买房、买车也都受限。并且发出的信号是,以后买啥都可能被限购,北京户口将越来越有用。这种趋势下,你说还有可能取消户籍制度吗?反正我不信。

  取消特权和福利才能取消户籍

  要实质性地取消户籍制度,就要先取消各种特权和福利。户籍改革是和其他改革密切相关的,其他改革进展顺利,不走回头路,户籍改革就越容易推进。相反,如果其他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倒退,大搞限购、保障房之类的东西,只会让户口的含金量更大,户籍改革就越不可能有啥实质性进展。

  财知道:那你认为户籍改革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胡释之:功夫在户外。户籍是为等级服务的工具,你如果要恢复等级,强化等级,那利用现有的等级工具来实施当然是更为便利,也阻力更小,它本来就是干这个的。所以只要不放弃管制经济,户籍制度就不可能取消,大搞管制经济,就更不可能取消。非要取消,也会有别的工具取而代之。当然,这样一来,就要重新洗牌了,但换汤不换药。

  要实质性地取消户籍制度,就要先取消各种特权和福利。户籍改革是和其他改革密切相关的,其他改革进展顺利,不走回头路,户籍改革就越容易推进。相反,如果其他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倒退,大搞限购、保障房之类的东西,只会让户口的含金量更大,户籍改革就越不可能有啥实质性进展。比如就算允许所有人都自由落户北京,那也一定会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本儿,而只有持红本儿的人才能买房。

  所以你真的希望取消户籍制度吗?那就要呼吁推进各项改革,呼吁政府减少各种经济管制,尤其是要呼吁取消各种福利和特权。一边呼吁政府大搞福利,以为天下有免费午餐,一边希望取消户籍制度,那必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就好比一边希望牛不跑,一边给牛抽鞭子。

  福利就是自己吃饭别人掏钱

  自己吃饭自己掏钱,你不会认为是福利,所谓福利,就是自己吃饭别人掏钱。依托户籍工具实现的福利对这点就体现得就更为明显,那就是没有大城市户口的人给有大城市户口的人埋单。所以取消福利,取消户籍,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为别人埋单。

  财知道:但要是取消了各种...

2014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中小学守则也应与时俱进

 

  中小学守则也应与时俱进

  ——由中美英日小学生守则对比引发的思考

  热点概述

  2013年8月,网上一篇关于中美英日小学生守则对比的文章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与内容更适合小学学龄儿童掌握和适应的英美等国的小学生守则相比,中国目前使用的仍然是十年之前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稍弱的守则。小学生行为守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在配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同时,起到正确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小学生守则似乎在内容上过多地注重对儿童思想方面的引导,对于操作性和儿童接受程度的把握,却有待商榷。

  相关评论

  @中小学守则老了:《用了近10年,真该改改了》,近日教育专家呼吁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新闻让我们猛然发现曾经耳熟能详的《中小学生守则》确实有些老了。无论是对比“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也可以自己先跑”这样“实用型”的英国《小学生守则》,还是对比“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这样“操作型”的美国《小学生守则》,我们的《守则》都显得苍白和生涩。

  我国最早一版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于1981年。这些守则和规范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历经多次修改,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2004年的修改可谓“与时俱进”,针对新世纪青少年的特点加入了不少新内容。《中小学生守则》尽管条数不变,但在第三、四、五条中,分别增加了“热爱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讲究卫生”等内容。而在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更是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

  当时解读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文明这些词句,大家还觉得很新鲜,尤其是网络,那会儿的老师都视其为洪水猛兽,竭力阻止,根本不会从网络文明这个角度去教育。从这点看来,新版的“守则”牢牢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网络文明”等许多内容即使在现在也是非常适用的。

  伴随着对《中小学生守则》的质疑,不少人搬出了国外的案例。记者找到几份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使用的《小学生守则》,尽管由于国情未必相同,但其中的内容确实值得我们关注。

  英国《小学生守则》有10条,译成中文共100多字;美国《小学生守则》12条,200多字。其中,英国的“守则”主要强调的是自我保护: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而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围绕的主要是小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提问时举手等等。

  相比较,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努力学习”、“自尊自爱”明显过于空洞。记者随机找了北京地区的10名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什么叫“自尊自爱”。

  教育杂志编辑刘若谦提到,...

2014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土豪文化

 

  申论热点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出关于2014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及申论范文,供大家参考,预祝大家公考胜利,顺利成“公”。

  土豪文化

  【热点概述】

  若要盘点近期网络世界最热的流行词,“土豪”无疑会高票杀入排行榜前列。这个原本带有明确历史意涵和贬义色彩的词,经过“网络造词运动”的重新赋义,如同病毒一样瞬间传遍网络。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土豪”一词在新浪微博中被提及5200余万次,而且迅速蔓延到了舆论场之中。

  网民们最初用“土豪”来形容游戏中舍得花钱的玩家。逐渐,“土豪”的称呼蔓延到了现实世界,成为当代一类中国富人的群体标签。“土豪”在网络甫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於,人们发现这个词可以当作一个非常贴切的身份标签——在网络游戏中,“土豪”指的是无脑消费的游戏玩家﹔在现实世界里,“土豪”则是富而不贵群体的代名词。

  熟悉网络文化的人都能看出,“土豪”这个词实质上表征的是迥异於“屌丝”的另一类身份。相较而言,“屌丝”多用於戏谑式自嘲,而“土豪”则主要用在调侃他人的场合。比如,北京市朝阳区那个在国家会议中心给儿子办奢华婚礼的村官,就被网友贴上了“土豪”的标签﹔同样,江苏南通某富人将500万元现金拼成羊肉卷的形状,当作迎娶新娘的聘礼,也毫无疑问会被网友归入“土豪”的行列……

  网民对待“土豪”的心态是复杂的。调侃与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本身,更是拜金主义与贫富差距现状,各种“羡慕嫉妒恨”,痛恨的不是“土豪”,而是痛恨“我不是土豪”。9月末10月初,网络上甚至发起了和“土豪”做朋友、我为“土豪”写首诗等荒诞活动。

  【相关评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一个词语或概念的兴起,总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原因。”他说,“土豪”现象反映出一部分国人的“财富观”存在偏差,对於财富的支配缺乏价值层面的引导,物质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断裂与落差。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教授:从“土豪”到真正的“精神贵族”,还需要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比物质上的脱贫致富更为艰难。中国‘土豪’们追求精神富足之路或许还很漫长,但应当充满希望。

  @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副院长惠天罡:,“土豪”这一类词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其所指的人群本已退出时代舞台,在新的环境中,因其语言表达省力、有效率,与一些网友崇拜某些事物或人的心理相贴合,从而爆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土豪这个词有很深的外延,也分为很多层次,一些人看上去有文化却去做那些俗不可耐的事情,难道就不是土豪了吗?整个社会结构性的文化缺失很可怕,不是一两个人没文化。

  【模拟题】

  “土豪”是近期网络世界里最热的词汇之一,成为现实世界中富而不贵群体的代名词。“土豪”一词被网民广泛使用,甚至滋生出“土豪文化”。针对土豪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土豪”是近来流行的网络热词,意指现实世界中物质富足但又缺乏文化内涵的社...

2014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以罚养人

 

  【背景链接】

  11月17日据报道,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境内管护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在这100多公里的路上,当地交通部门的执法人员竟多达200人。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管一公里。因财政无法承担全部费用,这200人就靠路吃路,上路罚款。罚款的时候,还可以讨价还价。此事引起极大热议。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人进来了,经费却解决不了,执法人员便自己上路罚款来维持生计。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乱罚款的问题,背后却是用人制度混乱的问题。罚款,本是一种执法手段。对违反交通规则者处以罚款,目的是为了惩治交通违法行为。然而,在某些人眼里,罚款这种执法手段,却成了谋生的方式。

  罚款创收,以罚养人,可以说是一种“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的怪现象。无论执法者有多么“充分”的理由,都不能“以罚养政”。执法部门处罚违法行为不是为了杜绝违法行为,而是为了创收养活自己。如果违法行为少,执法部门的收入就少。从这个角度而言,执法人员其实从内心是希望他管辖的路段违法现象越多越好的。如此一来,执法还有什么公正性和严肃性可言。

  [原因]

  一公里两个执法人员,绝对是一种资源浪费。很多地方都在喊人手不够,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的政府机构编制不透明,掌权者想进多少人就进多少人。人进来了,经费却解决不了,财政无法承担全部费用,执法人员便自己上路罚款来维持生计。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乱罚款的问题,背后却是用人制度混乱的问题。这也正是“以罚养政”产生的根源。

  客观地说,由于财政困难和地方政府机构人员的过度膨胀,“以罚养政”的现象不只存在商丘一地,其他地方或部门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后,如果不严格约束权力,不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政府机构或人员只增不减,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又跟不上进人的速度,不能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话,类似“以罚养政”、“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的怪现象还会发生。

  [措施]

  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同时,还指出,地方机构改革要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就必须明确交通执法队伍的执法经费,明确各级财政将交通执法的专项经费足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对现有的交通执法人员进行清理整顿,凡符合规定的列入财政编制,改善执法条件,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一律上交财政。这样,才能消除“以罚养政”,既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又保障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

  公务员申论栏目推荐:

  申论热点之打造阳光政府

  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资料: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全力遏制城市非法广告

08-25

标签: 公务员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全力遏制城市非法广告》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遏制,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16分35秒。

随着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北京作为2008奥运主办城市,改进城市环境树立现代大都市的形象更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逐步深入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气在北京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兴起。但与此同时,与北京奥运主办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现象的确存在。那就是铺天盖地乱贴、乱发小广告。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容貌的一大顽症,它不仅污染了城市的环境,扰乱了市民的生活秩序,也背离了城市的文明,降低了城市的品位,人们深恶痛绝地称之为城市“牛皮癣”。因其投入少、收益大、且操作简单,已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各地城市管理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整治力度,但始终难以摆脱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

小广告的危害很大,除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扰乱秩序外,更大的危害是有人借机行骗。散发的小广告没有经过任何部门审查批准,鱼目混珠,言过其实,真假难辨,不乏一些不法之徒见利忘义,以惠人之名,行骗人之实。笔者就亲眼见过一个因听信小广告去美容,结果差点被毁容的人。

当前非法小广告治理有三难,即发现张贴者难、清理难、处罚难;在利益驱动上有三个成本倒挂,即违章制造者的预期支出成本小于其非法所得,违章制造者的投入小于清除成本,可处罚的金额小于执法的成本,是整治难、回潮快的主要原因。

一、坚持六管齐下,努力提高综合治理的执法效能

非法小广告的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走综合治理的路子。采取“巡、抓、停、追、清、疏”六管齐下的整治思路,收效显著。巡,即巡查,是治理非法小广告的基础。加大对重点路段巡查力度,提高巡查密度和质量,对新出现的非法小广告及时进行抄录和拍照取证,为查处打下基础;抓,即抓捕,是综合治理的重点。积极发挥城管执法和公安巡警两支队伍的作用,密切配合,联合行动,从源头入手,采取不间断巡查、蹲点守候等方式,抓获街头乱画办证广告者,收缴非法广告,没收制假工具,捣毁窝点,震慑制假、贩假行为;停与追,即停机和追呼,是综合整治的重要举措。对本地电话进行停机。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当事人进行电话整改通知,限期不整改的予以停机,利用电话追呼系统,切断非法小广告的传播途径,干扰其正常通信,阻止其违法行为。开通短信追呼系统,24小时对各种违规号码发送付费短信,使其在经济上承受损失,迫其停止违法行为;清,即清除,是综合治理的关键。组织人员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类设施上的小广告进行专业清理。疏,即疏导,是综合整治的核心。在对违法小广告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注意标本兼顾,做到堵疏结合,对一些与群众生活贴近的服务性广告,如招工、家政广告等,不搞一刀切,而是开辟一些专门场所,如公共广告栏,有了可贴的地点,乱贴的现象自然就少了。目前,城区各个小区内都设置了公共广告栏,达到了攻克顽症与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

二、推行市场运作,努力完善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

张贴非法小广告操...

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着力推进奥运环境建设

08-25

标签: 北京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着力推进奥运环境建设》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着力,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16分40秒。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第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完成中心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供暖锅炉改造,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车辆,开展油气回收治理,严格控制扬尘污染。限期治理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完成六环路以内城市河湖治理,加快污水和再生水管网建设,加强排水设施安全运行管理,提高再生水水质。推广先进技术,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经济补偿机制,加快垃圾减量化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城八区、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60%。加强对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查处,对噪声扰民严重的交通路段进行治理。强化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源的监管。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调查。继续开展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和城市大绿地建设,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1.6%。

全面整治市容环境。加强奥运比赛场馆、定点饭店周边及途经道路沿线的治理和建设。全面开展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整治,以政府为主导、城乡居民为主体,坚持制度创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完成22个“城中村”和城市边角地、老旧小区、航空走廊、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任务,拆除违法建设332万平方米。落实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楼房平改坡工程,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做好胡同街巷整治,加快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围绕治安、交通、市场、环卫、旅游等领域,建立完善奥运期间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和管理模式,继续整治“黑车”、小广告、违规养犬等突出问题。

不断优化城市运行环境。认真做好23项测试赛工作,建立场馆外围保障工作机制。确定奥运赛时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搭建奥运城市运行指挥控制平台,实现奥运筹办工作的重心和体制、机制向奥运赛时转变。推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向基层延伸,大力普及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应急知识,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加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重点消除电网、地下管网、道路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体制机制,严格实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定,继续开展高危行业安全专项治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按照“公交主导、体制改革、线路调整、管理加强”的思路,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措施,优化线网,扩大路权优先,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全力推进城市运行纲要的实施,确保117项城市运行项目的落实。

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实施人文奥运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切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进一步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市民讲外语活动,广泛开展奥运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商业、餐饮、旅游、公共交通等窗口行业奥运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场所秩序建设,着力培养广大市民守规章、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加快推进奥运立法工作,制定奥运期间城市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奥组委做好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影响首都形象的突出问题,营造文明、热情、友好、健康的社会氛围。

...

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虚假广告成因及其治理

08-25

标签: 北京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虚假广告成因及其治理》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成因,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16分38秒。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经济信息的手段,对于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活跃经济、方便生活、发展国际贸易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广告的繁荣也使虚假广告有了可乘之机。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查处虚假广告案件2.6万件,相当于10家大型媒体的全年广告件数。如此众多的虚假广告,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虚假广告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公害。

一、虚假广告的类型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欺诈性广告。以牟取非法收入为目的,采用捏造、歪曲等手段进行宣传,从主观上欺骗消费者。这种类型的广告大致表现有:(1)广告促销产品时,把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的产品说成是“价廉物美”。 (2)采用不正当手法使记者在媒体上撰文宣传该厂家或其产品,无中生有。(3)信口雌黄,谎称其产品优质,历史悠久或是名牌。(4)在一些不具有权威性、非正式的商品博览会或质量评比会上花钱得“大奖”,虚张声势愚弄消费者(牙防组织、3、15产品认证)。

(二)夸大性广告。在广告中使用无科学根据的夸张词语,夸大产品功效,诱使消费者购买。如药物、化妆品广告中常见的“永不复发”、“一次见效”等等,均属此类。

(三)含糊其词的广告。这类广告词句往往刻意取巧,故意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言、文字、图像,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如广告上声称是意大利聚脂漆家具,实际出售的家具仅油漆是意大利进口。“买一送一”的广告让你买下的是一件上千元的商品,送你的却只是几元钱的小玩艺儿。

(四)混淆视听的广告。这类广告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产品信息不全。声称某取暖设备能短时间使周围温度达到25摄氏度,却不说明前提条件是在10m2以内的房间里。(2)挂羊头,卖狗肉。如用豪华家具做减价广告,但实际销售的却是普通家具。(3)玩弄文字游戏。广告声称某年到某年获奖,消费者看起来是连续多年获奖,而实际仅是两年。

(五)名人广告。利用公众崇拜名人心理做广告,一些名人社会责任差,不负责任,导致受众人群遭受损失。郭德刚“减肥药”,葛优“造林”,邢质斌“使你美”。

二、虚假广告的危害

(一)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虚假广告以种种诱惑让消费者真伪难辨,消费者花钱买到的商品达不到声称的功效或是根本不能使用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关部门曾对一种价格昂贵的鳖制品做过检测,结果1公斤鳖竟然可以造出11万瓶产品。也就是说,一只鳖可以让几万人延年益寿,这不是《天方夜谭》吗牎啤酒瓶爆炸伤人、“电子增高器”致人死亡在传媒上也屡有所闻。1996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发生19起各类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特大事件,造成4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13件是因广告内容虚假导致。

(二)降低广告可信度。1995年第四季度,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共受理16万件投诉,所涉及商品有牳0%做过不同形式的虚假广告宣传,令人触目惊心。1996年杭州市城市社会调查结果表明:60.9%的市民认为广告只有“部分可信”或“不可信”,有人甚至提出对广告宣传要“从反面理解”。虚假广告导致广告可信度降低,损害广告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广告业的一大悲哀。

(三)资源配置不合理。虚假广告误导消费,助长大量质量...

小编收集:2012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道德和法律 谁撞谁

08-25

标签: 北京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2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道德和法律 谁撞谁》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北京,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08分23秒。
2012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道德和法律 谁撞谁

现行法律虽无法超拔于社会习俗存在,但法律对于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是能助一臂之力的。

最近,这样的事件发生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

无数人在发问,我们的社会道德怎么了?

对社会道德滑坡痛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将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视为众矢之的。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判断彭宇之责;而许云鹤案则在证据不足的情形下,用了“必然”、“定然”等主观判断,来做过错推定。

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极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如果老人没有被撞却强诬被告,同样极不诚信,更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害。

值得分析的是,为什么法律会有“从常理分析”得到“必然”、“定然”的推断?“常理”不正是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映吗?

法官眼中的“常理”是,如果不是你撞的老人,自然不用扶,更不用送去就医。可悲的是,我们在现实中的感受,确乎如此--活雷锋,毕竟不是社会的常态。而同样的事情,倘若发生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国家,路遇病患或需要帮助的人,几乎总有人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或许,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后顾之忧,不会有“不是你撞的你就不必扶”的“常理”--就像新加坡的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

那么,法律和道德,究竟是谁把谁给撞了?这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难以定夺。事实上,社会秩序本来就遵循着一个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

不过,现行法律虽无法超拔于社会习俗存在,但法律对于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并不一定存在冲突。比如,倘若法官能坚持不受舆论干扰,坚持“谁主张,谁举证”以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等司法原则,而不是轻率地推出一个证据模糊、是非含混的判决,那么,恐怕给社会道德走向带来的负面效应要轻得多。

如果更进一步,在社会道德摇摇欲坠的时候,请法律出手援救呢?曾经从戴安娜车祸纠纷中获悉,英国设有“见死不救罪”:如果“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就会面临法律惩罚。为了匡扶社会道德与正义,立法能否助一臂之力?如果见义勇为有奖,而见死不救可能涉嫌犯罪,那么,被摔倒的社会道德或能有被扶起的可能。

依靠法律拯救道德,确实不得已。法律只是扶助道德之一途,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曾经倚仗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岌岌可危,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我们还任重道远……

...